據(jù)青年報,一段時間以來,期貨市場的暴漲暴跌頗引人關注。究其原因,這里面竟然有對敲的存在———鋼材期貨雖然是今年剛上市的新品種,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0912從今年7月中旬開始上演了一輪過山車行情,先是從每噸4000元暴漲到5000元,隨后又被打回原形。記者昨日從交易所和業(yè)內人士處了解到,在期貨價格瘋狂的背后,夾雜著對敲和虛假報單等各種違規(guī)行為。
暴漲暴跌37天驚心動魄
短短37個交易日就演繹了少有的大行情,螺紋鋼期貨價格大起大落,不少參與其中的市場投資者不斷在感受著其中的大喜大悲。
“期貨市場出大行情往往伴隨著逼倉,這次螺紋鋼一開始就是典型的多逼空。”資深期貨操盤手楊先生對記者表示,7月15日,當時的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0910在經(jīng)過盤整之后,拉出一根大陽線,自上市以來首次收盤站上每噸4000元,由此吹響了大漲的沖鋒號。
“接下來的暴漲速度就越來越出乎意料了。”楊先生分析,多頭借主力合約換月到0911之際,在7月31日和8月3日連續(xù)封了兩個漲停板,這一下讓很多空頭都吃不消面臨爆倉的資金壓力,只好紛紛止損斬倉。
“多頭的好日子也到頭了,螺紋鋼從8月4日開始遭遇了一輪同樣快速的暴跌。”根據(jù)楊先生介紹,昨日主力合約盤中最低被打到4003元/噸,這相當于期貨價格又回到了原點。
“這一輪暴漲暴跌真是驚心動魄,消滅了不少客戶。”滬上一家期貨公司的市場部總經(jīng)理陳先生向記者透露。
對敲和虛假報單系禍首
期貨市場的瘋狂很快引起了監(jiān)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據(jù)記者昨日了解,上期所在8月下旬下發(fā)了《關于做好市場風險控制工作的通知》。交易所對各家期貨公司表示,近期受全球經(jīng)濟和金融市場變化影響,國內商品期貨市場震蕩加劇,相關期貨品種價格波動劇烈,市場風險明顯上升。
“及時查處對敲、虛假報單等各種違規(guī)違法行為是重點。”期貨業(yè)內人士陳先生向記者透露,交易所要求期貨公司密切跟蹤市場走勢,加強對持倉變化和保證金水平等風險指標的監(jiān)控,依據(jù)有關法規(guī)規(guī)則規(guī)范投資者的交易行為。另外,交易所將嚴格執(zhí)行交易規(guī)則,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確保市場規(guī)范平穩(wěn)運行。
對于此次監(jiān)管動作,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期貨公司應繼續(xù)加強對客戶的風險教育工作,提醒投資者理性做好風險管理,防止投資者在當前國際經(jīng)濟形勢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由于對期貨市場相關規(guī)則的不了解及風險防范意識不強而帶來的風險隱患。
“吳滿倉”們炒出市場價格
“不僅是鋼材期貨,滬銅上也有大戶操縱市場的痕跡,而且南北兩派資金打得很熱鬧。”陳先生作為在期貨圈內摸爬滾打10多年的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北京資金和浙江資金從今年4月份開始在滬銅這個品種“開戰(zhàn)”。
“多頭是來自北京的資金,主力綽號“吳滿倉”,大概有4個億左右的資金。”陳先生透露,“吳滿倉”的操作風格是滿倉做多,因此在圈內得名。“吳滿倉”在銅價跌到每噸22000元多一點時大舉抄底,隨后一路做多收益頗豐。但從4月開始,浙江資金利用手上囤銅的現(xiàn)貨背景,開始在階段性高點放短期空單,狙擊“吳滿倉”,使其收益開始縮水。
“不管多空兩邊的主力怎么打,最慣用的手法就是對敲。”陳先生介紹,期貨主力通過自買自賣對敲,造成成交虛增,以此吸引散戶來炒單。還有就是通過虛假報單,在某一價位上突然掛出大量多單或空單,實際并不成交,造成其他普通投資者錯誤判斷跟風。交易所和期貨公司從維護期貨市場“三公“的原則出發(fā),確實有必要打擊對敲和虛假報單等違規(guī)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