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我國是全球最大鋼鐵生產、消費國,同時也是鐵礦石最大進口國,但是一直面臨“資源定價上一點權利沒有,只能任人宰割”的困境。業內人士多次呼吁應擇機推出鐵礦石期貨市場。現階段建立鐵礦石期貨市場是否可行?如何建立?
建立期貨契機已現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購買國。2009年鐵礦石進口量為6.28億噸,比上年增長41.6%,占據了同期全球鐵礦石貿易總量的50%以上。世界礦業巨頭繼續推高鐵礦石價格就是看中我國對鐵礦石的巨大需求。
今年鐵礦石貿易模式發生改變,由長協價改為季度價。今年6月,中國鋼廠接到了澳大利亞礦商力拓的通知,要求三季度的協議礦價定為離岸價147美元/噸。
“如果推出鐵礦石期貨,對很多鋼材生產企業來說,至少可以取得一點點主動權!”中鋼期貨副總經理陳東衛表示,隨著季度定價逐漸成為事實,鐵礦石價格的現貨化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這無疑為推出鐵礦石價格指數以及與之相配套的鐵礦石期貨合約創造了機會。
對此,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資深專家陳克新表示,如果建立鐵礦石期貨市場,通過鐵礦石遠期合約交易,可以實現另外一種形式的長期協議交易。這種協議交易,不僅可以固定交易數量,而且同時鎖住交易價格。對于中國鋼鐵企業規避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風險,控制成本和利潤,具有積極作用。這樣做,還能夠使得中國真正參與到鐵礦石價格的博弈中來,真正擁有議價權。
市場條件基本成熟
推出鐵礦石期貨是否可行?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說,“中國作為鐵礦石進口大國,許多交易都是在國內完成的,中國具備鐵礦石期貨交易市場建立的基本條件。”
她強調,在金融市場條件下,中國要想對鐵礦石這樣的大宗原料商品多一點控制,就必須完善金融市場,建立鐵礦石期貨交易,培育金融人才,乃至制定自己的鐵礦石價格指數。
如果在指數依據上仍然被礦山占據主動權,中國的鋼鐵企業就更無法把控原本就已喪失話語權的鐵礦石市場。
目前國際上比較有影響力的鐵礦石指數有三種,分別是總部設在倫敦的環球鋼訊的TSI指數、英國金屬導報的MBIO指數、美國的普氏能源資訊的普氏指數。目前三大指數全都以中國需求為主要參考目標,而中國沒有自己的比較權威的鐵礦石價格指數。
鐵礦石價格指數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給實物交割提供參考,另一作用是為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結算價格。
據了解,中鋼期貨副總經理陳東衛已經有倒推出鐵礦石遠期價格的設想。類似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定價,可以拿螺紋鋼期貨,減掉成本,就是鐵礦石的CIF到岸價。她表示,因為鋼鐵期貨價格是中國內部形成,這個價格應該反映了整個中國對整個經濟的預期和對整個市場的判斷,而以此倒推鐵礦石的遠期價格,應該相對合理的。
需要政策引導開路
如何建立鐵礦石期貨市場?“推出鐵礦石期貨需要國家政策引導,由證監會批準,最有可能的是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葛昕在這個問題上談了幾點認識。
首先,國家要通過產業政策降低鐵礦石對外過高的依存度,特別是對三大礦山在原料上的依賴。要支持有條件有規模的大型國內礦山去海外開礦,支持國內礦山的發展,并實施鐵礦石來源多元化戰略。
其次,建立中國的“國際定價中心”是爭奪國際定價權的關鍵所在。健全期貨市場,增加鐵礦石期貨品種,積極設立自己的鐵礦石期貨定價中心。結合巨額買家的地位優勢和交易中心區位優勢,建設成為世界性定價中心,成為世界鐵礦石市場的資源配置中樞,從而最終獲得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再次,急需培養既熟悉行業,又懂期貨的高級實用型人才。期貨交易是一種更為復雜的交易模式,涉及到各個層面的專業知識,需要一大批懂專業的專業人士來操作。
另外,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爭奪國際定價權的經驗值得借鑒。目前上海銅期貨價已經成為國際三大銅定價中心之一,“上海價格”己經成為國際銅價的重要參考,銅交易價格也已擺脫了國際資本的控制和操縱。
當然,現階段推出鐵礦石期貨還是很有難度,這與國內鐵礦石儲量的質量不高需要進口高質量鐵礦石降低成本有關。因此,更需要有足夠的市場信心,必須有更多的鋼鐵企業參與進來,把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有機結合,在關注現貨市場的同時,要研究和關注期貨市場的發展、變化,要探索把期貨市場融入到企業的采購、生產、營銷的全過程,特別是運用期貨價格作為內部定價、成本控制、利潤核算的參考依據,積極參與期貨交易來對沖企業存在的風險,以保證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
上一篇:韓國螺紋鋼庫存劇增 鋼廠擬減產
下一篇:25日遼寧凌源鋼廠廢鋼價格調整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