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處在分歧和僵局中的2010年中外鐵礦石價格談判正在暗淡收官。2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鋼協負責人對新聞界表示,國內鋼廠可以和三大礦商就鐵礦石問題分別展開接觸。在談判僵局中,各省有長協資質的大鋼廠已經在這么做,這次中鋼協算是口頭上做出了批準。記者采訪河北鋼鐵行業人士發現,中鋼協進展緩慢的談判不論是否談成,對于河北國有或民營鋼廠的實際影響已十分有限。
協會:無奈放權
此前中鋼協曾經號召中國鋼廠集體抵制三大礦商,以此作為談判砝碼。不過28日,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轉變態度稱,考慮到企業運行的壓力和困難,鋼廠可以在不違背行業鐵礦石進口原則的基礎下,與三大礦商進行接觸,按照統一價格進行鐵礦石采購。 對于“技術上”的談判,羅冰生表示還在繼續中。對于談判前景他并不樂觀。他指出,全球鐵礦石需求一季度大幅度上漲,已經形成賣方市場,價格談判困難。 記者此前就鐵礦石談判采訪國內鋼廠,得到最多的答復就是“由中鋼協統一組織協調、不方便表態”。中鋼協28日的“放權”表態,實際上已宣告2010年鐵礦石價格談判接近失敗。
現實:壓力巨大
去年,中鋼協和三大礦商的談判無果而終。今年談判的最新變數,使得鋼鐵行業對于中鋼協和寶鋼的談判不抱太大希望。三大礦商和日韓鋼廠就定價機制從“年度長協”轉向“季度短約”,此外確定了離岸價每噸110美元左右的二季度價格。130美元的到岸價遠低于每噸180美元的中國現貨價,這對于中國鋼廠有足夠吸引力。三大礦商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中鋼協的集中談判,面臨的困難越來越大。 國內以往有機會享受長協礦的主要大鋼廠,最近紛紛以臨時價格的方式和三大礦商展開合作,這其中包括河北鋼鐵集團。國內鋼廠人士透露,部分大鋼廠已經接受了二季度的日韓價格,即和去年日韓長協價相比漲幅在90%左右。
民企:不甚關心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無論中鋼協談判是否有結果,對于河北鋼鐵行業實際上的影響十分有限。 鋼鐵業內人士分析說,對于河北鋼鐵集團、德龍集團、建龍集團等少數能夠享受長協礦的鋼廠,如果不出乎意料,他們將按照日韓鋼廠的季度價格簽署價格協議,將早已存在的供貨合作延續下去。但是對于過去無法享受長協礦的民營鋼廠,仍將購買現貨礦,而現貨礦和季度價格之間的差距將越來越小。 唐山港陸鋼鐵有限公司是一家雇員達8000多人的民營鋼企。從事鐵礦石進口的姜女士對記者表示,因為沒有長協礦資質,港陸公司一直都以現貨價購買貿易礦,中鋼協正在進行的談判和公司并沒有什么關系。對于記者“可否多個民營鋼廠聯合起來、和三大礦商談判季度價格協議”的問題,姜女士表示公司希望是這樣,但是業內沒有具備談判能力的領頭企業,過去做過嘗試,但并不成功。 邢臺德龍鋼鐵有限公司相關業務部門的劉先生對記者表示,邢臺德龍的長協礦比例很小,不到10%,大部分要從日照港、天津港等購買貿易礦。據他介紹,由于近來鐵礦石價格猛漲到每噸180美元,公司采購外礦已經暫停,目前使用的是庫存鐵礦石。邢臺當地的其他鋼鐵公司也暫停了外礦采購。 為河北民營鋼廠采購鐵礦粉的張先生告訴記者,進口鐵礦石價格高企,不少民營鋼廠轉向國產鐵礦粉,國產礦粉供應并不緊張。不過最近鋼價開始從高峰回落,一些選礦廠暫停生產線以降低庫存,觀望鐵礦石價格走向。
報告:盈利改善
中鋼協28日還公布統計數據稱,一季度納入統計的77家大中型鋼鐵企業中,盈利達到218億元,環比下降了14.3%。虧損的有十家。羅冰生表示,中國鋼廠盈利有一定好轉,但是一季度的銷售利潤率僅為3.25%。 鋼鐵業內的一個共識是,目前企業消耗的大多是庫存的價格遠低于現貨價的鐵礦石,未來如果轉向110美元的季度價格,或是直接購買現貨礦,鋼廠成本將大幅上漲,直接威脅利潤空間甚至導致更多企業虧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