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5周上漲的鋼鐵價格,本周漲幅繼續放大。分析師認為,相比實際需求,上漲預期是本輪鋼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不過,不斷增加的粗鋼產量,加大了后期供應壓力,可能會促使鋼價回調。
進入7月傳統淡季,國內鋼材市場價格上漲趨勢并未中止,主要品種較今年最低水平累計上漲了近30%。截至7月29日,上海地區二級螺紋鋼價格達4120元/噸,4.75mm普碳熱卷和1.0mm普碳冷板分別達4030元/噸和5270元/噸。其中螺紋鋼、冷板分別較前一輪峰值價格高出240元/噸和520元/噸,熱卷高出40元/噸。
行業分析師向《財經》記者表示,鋼廠大幅上調出廠價格,使得鋼材貿易商對現貨產生惜售心理,刺激了市場價格上調。
此前,武鋼將8月出廠的線材和中板價格分別上調了410元/噸,熱軋價格上調了281元/噸。隨后首鋼、沙鋼、河北鋼鐵等各大鋼廠紛紛上調訂貨價格,幅度在200元/噸左右,部分品種調價幅度甚至超過了500元/噸。
行業分析師發布的分析報告指,華東地區的沙鋼,華北的首鋼、河北鋼鐵集團大幅上調出廠價格帶動市場價格瘋狂拉漲。
行業分析師表示,此輪鋼價上漲,是由于通脹預期激發了人們的資產投資熱情,并不意味著鋼材市場需求真實回暖。
他表示,商品價格上漲通常是由于需求增加或成本增加,但目前市場上這兩個因素都不明顯。今年上半年,國內鋼材實際消費總量和表觀消費量有1400萬噸左右的差額,這部分都變成了新增庫存量。
另有行業分析師則認為,目前很多鋼材貿易商斗爭不同程度地囤貨,加大了市場的投機性。由于粗鋼產量不斷增加,分析師普遍認為,未來鋼材價格將面臨著較大的回調壓力。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7月30日發布旬報稱,7月中旬中國日均生產粗鋼162.99萬噸,環比上漲7%。
這一數據相當于中國7月粗鋼產量約為5052萬噸,年產粗鋼5.8億噸。相比中國2008年的全年粗鋼產量5億噸上漲16%,也遠超出中國政府今年4.6億噸的粗鋼產量目標,顯示鋼鐵產能過剩形勢日益嚴峻。
“我認為(鋼材)價格回調已經不遠了,8月將出現拐點。”行業分析師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