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兩周之后(5月4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將正式開始引入境外交易者。近期,大商所陸續公布了境外交易者外匯充抵保證金比例、參與合約等信息。作為國內首個先上市、后對外開放的品種,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合約在建立之初便具備了國際化“基因”,而隨著交割品質提升與保稅倉單等交割細則的陸續落實,國內外企業也將更便利的使用鐵礦石期貨進行風險對沖及輔助經營。
鐵礦石期貨天生具備“國際范兒”
之所以說鐵礦石期貨與生俱來具備國際化“基因”,是因為鐵礦石商品本身就是一個高度國際化商品,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及消費國,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價格的跳動更是牽動著全球鐵礦石期現貨貿易的脈搏。
市場人士介紹,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已成為常態,境外企業面臨巨大的價格波動風險,同樣具有避險需求。據了解,目前全球十大鐵礦石貿易商均通過在中國注冊的公司參與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交易。不僅如此,國際上主流的鐵礦石期現貨貿易都直接或間接受到中國價格的影響。
據了解,鐵礦石期貨在上市之初,就已在為引入境外交易者做足了“功課”,開始了國際化“謀篇布局”。據大商所有關負責人介紹,早在鐵礦石期貨上市前,合約選擇進口粉礦作為交易標的,將交割區域設置在中國各大沿海港口等安排,為國際化鋪路。而2014年大商所便開始著手推進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工作,2015年初步確立了國際化方案和總體推進原則。在鐵礦石期貨運行成熟穩健、市場基礎扎實的條件下,推動引入境外交易者,可以使監管機構、交易所和市場各方更好的熟悉運行規則和制度安排,了解和掌握鐵礦石期貨運行的內在規律。
保稅交割架起境內外價格聯動“橋梁”
據介紹,實物交割是連接期現貨市場的重要制度保障。大商所鐵礦石期貨采取實物交割制度,以進口粉礦作為交易標的,交割區域設在中國各大沿海港口。經過多年市場檢驗,交割過程平穩順暢,曾在2016年1月合約交割161萬噸,創造了我國期貨史上單月單品種最大交割量。多年來,大商所積極爭取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在財稅、外匯管理、海關等相關配套政策上的支持,解決境外交易者在跨境資金進出和實物交割方面的障礙。
據大商所通知,在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相關規則中,明確了鐵礦石期貨保稅交割發票開具及貨款收付、鐵礦石期貨保稅標準倉單注冊及轉讓、倉單轉讓差額貨款結算等業務規則。根據近日大商所發布通知,上述交割相關業務規則將自9月3日起正式實施,境外交易者可以參與鐵礦石期貨1809及以后掛牌的合約。
據了解,2017年9月,大商所調整了鐵礦石期貨交割質量標準,新標準同樣是從1809合約起實施。這意味著1809及以后的合約將以新的質量標準迎接新的市場交易者。之所以調整鐵礦石期貨交割質量標準,是基于市場變化的充分考慮,滿足境內外企業實際經營中風險對沖的需要。
對于大商所推出的保稅與完稅交割共存的創新設計,主要面向中國市場的某境外大型礦石貿易企業負責人表示,開展鐵礦石保稅交割,以鐵礦石期貨交割結算價扣除稅費生成保稅交割結算價作為海關審價依據,有助于從期貨市場上建立起境內價格與境外價格的聯系,進一步增強境內外價格聯動性。此外,大連港近年來成為淡水河谷在中國重要的保稅混礦中心,混礦規模逐步提升,大連港鐵礦石貿易聚集地的功能或將逐步發揮出來。
|
上一篇:鋼鐵業盈利“拐點”來臨?上市鋼企一季度利潤環比下降
下一篇:雙焦期貨可進行多頭配置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