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5年來,“積極穩妥去杠桿,控制債務規模,增加股權融資,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連續下降,宏觀杠桿率漲幅明顯收窄、總體趨于穩定”。那么,鋼鐵行業去杠桿的進展如何呢?3月6日,《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記者就此問題專訪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屈秀麗。 “2017年,鋼鐵行業去杠桿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特別是在鋼鐵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的前提下,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這非常不容易。”屈秀麗介紹。 而就在一年前,鋼鐵行業“去杠桿、防風險、增效益”專題座談培訓會召開,標志著行業去杠桿戰役的正式打響。該會議提出,經過3年~5年的努力,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要降到60%以下。 “這次會議對于鋼鐵行業去杠桿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引領和促進作用。會上,鋼鐵企業普遍認為資產負債率偏高,企業債務負擔過重,制約了企業的轉型發展,并對努力做好去杠桿工作非常認可。”屈秀麗說,“企業是去杠桿的主體。鋼鐵企業應該抓住機遇,不等不靠,主動作為,以市場化理念積極穩妥推進去杠桿。” 去年會員鋼企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 屈秀麗表示,2017年,在國家去產能政策的強力支持下,鋼鐵企業效益顯著好轉。數據顯示,2017年,鋼協會員企業累計實現利稅3018億元,實現利潤1773億元,均大幅高于2016年。與此同時,行業去杠桿的成效也逐步顯現。 一是鋼協會員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鋼協快報數據顯示,2017年末,鋼協會員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為67.23%,比2016年末下降了2.56個百分點,大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0.6個百分點的降幅。 “目前,鋼鐵企業仍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客觀上需要增加負債。在這樣的前提下,行業整體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是很不容易的。”屈秀麗說,“同時,鋼鐵企業的銀行貸款規模相對平穩,2017年財務費用同比下降了3.48%。” 二是部分企業資產負債率和財務費用下降明顯。屈秀麗介紹,鋼鐵行業總體負債率雖然偏高,但差異也是較大的,高的企業達到80%~90%,低的只有30%~40%。從2017年來看,不僅負債率高的企業負債率有大幅下降,而且負債率低的企業也明顯下降,不過也有少數企業負債率上升。為了降低負債率,企業采取了許多措施。如有的利用盈利好轉、現金流增加的機會,主動減少銀行貸款;有的積極協調有關機構實施債轉股;有的結合債務重組,引入新的投資者,等等。如華菱鋼鐵、太鋼、南鋼、安鋼、鞍鋼、馬鋼、沙鋼、福建三明、方大特鋼等企業,2017年負債率均大幅下降,財務費用大幅減少。
鋼鐵行業去杠桿工作仍面臨困難 2017年,鋼鐵行業運行穩中向好,去杠桿工作取得成效。不過,屈秀麗表示,鋼鐵行業去杠桿還是比較艱難。 2016年以來,為做好防風險、去杠桿工作,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國務院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國發〔2016〕54號)、《關于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金融債權債務問題的若干意見》(銀監發〔2016〕51號)等,對去杠桿的總體要求、政策原則、實施路徑作了明確規定。 “國家出臺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產融結合、降低杠桿率、減輕企業債務負擔等一系列政策,符合鋼鐵行業的實際。但在政策落實過程中,與企業的期望差距較大。債轉股政策落實存在著‘明股實債’的問題,這與金融機構自身的利益需求和資金成本較高都有關系。”屈秀麗說。 目前,對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的債務處置問題,國家尚未出臺明確的政策。關于企業破產清算、破產重組,我國都有明確的法律程序,但針對去產能涉及的債務重組、債務核銷,以及兼并重組企業經營困難情況下如何進行債務處理等問題,尚沒有明確的政策。 屈秀麗也解釋說,這也有其特殊的原因。在去產能過程中,大部分企業都是部分產能退出,資產相對容易界定,但因為不是獨立法人單位,其對應的債務難以分割,企業的融資渠道又涉及很多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資金來源復雜,債務認定比較困難。鋼協也一直向國家部委呼吁,希望去產能后的資產、債務處理政策能盡快明確。據了解,近期資產處置政策國家已經發文明確,債務處置政策正在研究中。 此外,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然存在。2012年以后,隨著企業效益的下滑和產能過剩的顯現,金融機構對鋼鐵行業的熱情不斷減弱,鋼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雖然2017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趨穩向好,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然存在,還存在著金融機構抽貸的現象。”屈秀麗說,“在國家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大環境下,金融機構調整優化貸款結構,壓縮產能過剩行業的整個信貸規模,對鋼鐵企業的貸款規模控制得很嚴格。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以市場化理念尋求去杠桿有效途徑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宏觀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各類風險有序有效防控”,并提出“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用好差別化準備金、差異化信貸等政策,引導資金更多投向小微企業、“三農”和貧困地區,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屈秀麗表示,鋼鐵行業是重資產行業,資金規模和債務規模較大,去杠桿要做的工作不少,空間也非常大。鋼鐵企業要抓住機遇,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思路,拓展渠道,以市場化理念積極尋求去杠桿的有效途徑。 首先,去杠桿必須以企業為主體,要靠企業自身努力。企業要積極學習相關政策,借鑒其他企業的成功經驗,主動推進去杠桿工作。一方面,企業要兩眼向內,深挖潛力,通過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還本付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與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在債轉股、減免債務和利息、債務重組等方面,爭取多方的支持。1月25日,國家發改委、央行、財政部、銀監會等七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實施中有關具體政策問題的通知》(發改財金〔2018〕152號),在股債結合方式、資金來源、實施對象、債權類型以及金融工具等多方面放寬了實施要求。鋼鐵企業要學習政策,努力結合自身特點使政策落地,取得實效。 其次,用好增量,拓展直接融資渠道。利用好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減少對銀行貸款的依賴。通過發行企業債券替代銀行貸款,減輕企業支付利息的壓力。積極進行資產證券化和資本運作,將股權融資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增資擴股、股份制改革相結合,開展項目融資,增加海外低成本融資,通過擴大資本金降低資產負債率。 最后,創新思路,通過多種形式引入社會投資者,增強企業的“造血”功能。例如,2016年以來,一些地方政府成立了各種投資基金,一些鋼鐵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也成立了各種產業結構調整基金。通過引入國內國際資本,基金可以發揮其資金優勢,在債務處置、資產盤活、提高融資能力、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作用,為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開辟一條融資新路。 “2017年鋼鐵行業的經營環境改善,更有利于今年去杠桿工作的推進。降低資產負債率,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企業盈利能力的提高和改革創新步伐的加快。國家政策導向是非常明確的,只要全行業共同努力,就能實現去杠桿目標。”屈秀麗說。
|
上一篇:15日唐山隆昊集團廢鋼價格調整
下一篇:15日內蒙古德晟鋼廠廢鋼價格調整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