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在采暖季鋼廠限產預期下,鐵礦石價格9月便開始下挫,指數自600元/噸跌至450元/噸,跌幅近25%。同時,外礦也自8月底的75美元/噸跌至60美元/噸,跌幅近20%。而進入四季度,前期利空因素兌現,鐵礦石市場企穩。未來,隨著采暖季限產效應的發酵,鐵礦石運行重心勢必上移。
礦山利潤縮水 進口量反季節回落
年初,機構普遍預計,主流礦山和非主流礦山的增量將達到9000萬噸,其中以高品鐵礦石為主。然而,截至三季度,四大礦山的增量僅有1800萬噸。必和必拓、FMG3季度發貨量同比和環比均下滑。單就進口來說,雖然目前發貨仍處偏旺季節,但本周開始,北方港口到船量回落至67艘,相比10月中旬的90艘減少16%。
9月中旬以來,鐵礦石價格持續下探,礦山利潤大幅壓縮,諸多非主流礦山步入虧損境地。國外礦山利潤縮水,國內礦山也是如此,以至于礦山開工率步步下滑。整體來看,鐵礦石供應收縮,進而提振遠月合約。
鋼廠利潤良好 節后補庫預期強烈
目前,鋼廠利潤良好,螺紋鋼、熱軋卷板的利潤均有1000元/噸。在高利潤刺激下,一旦采暖季政策干預出清,春節后鋼廠必然加大補庫力度,尤其是在鋼廠鐵礦石庫存處于偏低水平的背景下。因而,鐵礦石遠月5月合約得到做多資金的青睞。
數據顯示,截至11月初,全國45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為13820萬噸,較之前高點減少600萬噸。港口庫存在經歷數周累積后轉而回落。鋼廠開工雖受限,但其都在盡最大努力生產,鐵礦石庫存隨之下降。當前,鋼廠進口鐵礦石可用天數在23天,相較于三季度,減少2—3天。后期鋼廠補庫需求支撐鐵礦石價格。
11月,河北與山東地區開始執行冬季限產政策,山西地區的高爐復產也有所延遲。調研數據顯示,11月,全國鋼廠高爐開工率在70%,相對于年內均值,下滑近8個百分點。其中,重點示范地區唐山的鋼廠開工率從80%以上下滑至70%以下。可以說,采暖季限產政策對鋼廠開工已經帶來較大影響。不過,高利潤條件下鋼廠開工率壓縮到極限位置,恰恰為來年的復產提供條件。
期貨貼水 交割前存在向上的修復動力
歷史數據表明,無論是上漲過程還是下跌過程,黑色系長年以負向市場排列為主,即遠月合約貼水近月合約。但是,自11月1日開始,鐵礦石期貨市場結構轉化為正向結構,即5月合約升水1月合約,體現出遠月鋼廠生產熱情高漲的預期。此外,大商所修改了鐵礦石交割規則,增加了高品位交割權重(在9月合約上執行),對遠月合約是一明顯利好。
從期現結構來看,目前,鐵礦石1月合約在460元/噸附近,而現貨折干噸后仍高于500元/噸,期貨貼水現貨超過50元/噸。隨著交割月的臨近,價差趨于收斂。因而,鐵礦石期貨價格已經跌無可跌,具備了入場做多的條件。
操作建議
總的來說,鐵礦石已經具備買入價值。考慮到時間節點和政策導向,可以選擇5月合約進行交易。建倉位設在420—450元/噸,止盈位設在550元/噸,止損位設在400元/噸。
|
上一篇:24日遼寧本鋼廢鋼價格調整
下一篇:螺紋鋼維持偏強格局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