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份,南方鋼材市場整體走勢呈現穩中趨好態勢,這無形之中也給原料市場注入了活力,無論是廠家還是供貨商都紛紛要求鋼廠高價收貨,而鋼廠方面確實有自己太多的難言之隱,多數人認為與供貨商達到互惠互利的層面也許會很難。
水漲船高的道理眾人皆知,但由于目前正處于非常時期,多數國有鋼企從08年下半年開始即已經出現大面積虧損,甚至一部分大型鋼廠一個月虧損就已高達4-5億元,大量的資金貌似人間蒸發。面對巨大的市場風險國內鋼企普遍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可以說今年鋼廠的采購部門格外重要,深知自己的難度大、壓力大,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陸續降低各原料的高位庫存。然而進入6月份,由于多種復雜因素的出現,南方鋼市整體走勢要好過北方市場,這使得鋼廠對原材料采購方面增加了難度,適度把握整體原料的庫存尺度令大部分鋼企感到偏頭疼。
再回頭看看生鐵市場的采購情況,因為北方市場的生鐵資源過不去,運輸成本持續增加,湖南、湖北、江西、江蘇、貴州、福建、四川等地區的鋼廠只有通過加價采購的方法來控制庫存,此舉顯然與低成本采購的初衷形成了矛盾。而即便是鋼市價格的日益趨好,對于原料市場價格仍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鋼廠也不會立即調高采購價格。所以,供貨商應做好心理準備,雖然鋼企生產情況比前期活躍,原采購采購壓力逐漸增加,但是相互博弈的心理仍將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