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日前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山西省冶金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省200多家鋼企將保留10家以內,而太鋼通過聯合重組產能將由1000萬噸左右提至3000萬噸,占山西鋼鐵產能的67%。
河北組建鋼鐵集團、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寧波鋼鐵有限公司之后,“慢一步”的山西鋼鐵大整合也開始在急切中起步。
日前,《山西省冶金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下稱規劃)已正式獲山西省政府第3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也是國家《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公布后出臺的首個區域鋼鐵產業振興規劃。
規劃提出,到2015年,山西200多家鋼企將只保留10家以內,而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太鋼)通過聯合重組,產能將由目前的1000萬噸左右提高至3000萬噸,約占山西鋼鐵產能67%。而規劃中另一目標——2011年前山西將淘汰落后煉鐵產能2000萬噸、煉鋼產能1600萬噸也引發業界關注。
“各地鋼鐵龍頭在兼并重組之外,也有意上馬水平更優的新項目,在這一點上,就必須以淘汰落后產能為前提。”渤海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馬濤指出,淘汰落后產能實效如何將直接影響各地打造“寶鋼”的計劃,也將緩解鋼鐵越虧越增產的亂象。
太鋼主導山西鋼鐵整合
上述規劃指出,2009年至2011年期間,山西鋼鐵將以大型骨干企業為基礎,形成太原、長治、運城、臨汾、呂梁五大鋼鐵生產基地,重點建設太鋼呂梁鋼鐵生產基地。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五大鋼鐵生產基地之中的長治將以長鋼為主體;臨汾以中宇或臨鋼為主體;運城則以海鑫為主體;而另外兩大基地——太原和呂梁都將以太鋼為主體。當地鋼鐵行業人士指出,山西鋼企中太鋼獨大,其他都接近同一規模,且民企較多,因此鋼鐵整合選擇太鋼是很自然的事情。
太鋼由山西省國資委100%控股,并控股太鋼不銹70.53%股份。太鋼2008年產生鐵775.23萬噸,產鋼920.17萬噸,坯材930.42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009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實現利稅40億元;而2007年太鋼產鋼929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003億元,實現利稅96億元。
馬濤認為,太鋼手握不銹鋼這張 “王牌”,裝備水平在山西也遠高于一般鋼企,此前并不情愿兼并重組落后鋼企,但2008年不銹鋼市場的低迷狀況可能最終迫使太鋼展開多元化舉動。
山西證券分析師劉俊清指出,不銹鋼屬于高檔消費品,對外依存度較高。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不銹鋼行業陷入低迷,太鋼不銹2008年第四季度虧損了13.13億元。
山西省鋼鐵行業協會秘書長祝峰亮21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山西省并不希望太鋼僅以不銹鋼“單腿走路”,為此規劃中力推太鋼展開多元化的兼并重組。
山西省還提出,將礦產資源優先配置給太鋼等兼并重組的大型骨干企業,鼓勵太鋼與煤、焦、電力等相關企業實行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重組。
兼并首單劍指美錦鋼鐵
就在上述規劃公布前后,太鋼洽購山西首富姚俊良家族旗下美錦鋼鐵的消息也正逐步走近現實。祝峰亮21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證實,太鋼的確在洽購美錦鋼鐵。
美錦鋼鐵隸屬于姚俊良家族旗下的山西美錦能源集團,總投資約為18億元,目前具備200萬噸優質特種鋼的生產能力。
胡潤2008“能源富豪榜”中,姚俊良家族以68億元身家排名第五,列山西首富。美錦能源集團是山西當地一家集能源、建材、冶金、電力綜合利用等業務為一身的控股公司,旗下擁有一家上市公司美錦能源。
據了解,美錦鋼鐵2006年8月正式投產,原本為山西美錦能源集團延長焦炭產業鏈的戰略舉措,但2008年鋼鐵行業遭遇的普遍寒冬也讓姚俊良家族有意將其出售。
祝峰亮認為,太鋼產品結構偏向不銹鋼,而美錦鋼鐵的主要產品也為特種鋼,這符合太鋼的長期發展戰略,也極可能成為山西鋼鐵內部整合的首例。
太鋼總經理胡玉亭曾明確指出:圍繞省內鋼鐵和鋁、鎂加工合作項目,公司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和調查,已與多個鋼鐵生產企業形成重組意向。
在4月16日的山西省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分析會議上,太鋼匯報資料顯示,目前正組織專題研究落實《鋼鐵產能調整和振興規劃》,積極推進與省內鋼鐵企業的并購重組。
新增產能主要借力兼并重組 山西鋼協秘書長祝峰亮表示,太鋼在2011年前后實現產能翻番至2000萬噸,基本都將借力兼并重組。
祝指出,規劃中提出“要推進太鋼呂梁鋼鐵生產基地建設”是因為太鋼本部已有年產1000萬噸左右的產能,但由于城區擴建受限,太鋼計劃在呂梁建立一處500萬噸產能項目。不過,上述500萬噸項目暫未獲批,何時獲批也難以確定。“但呂梁附近有兩家鋼鐵產能分別為100萬噸和200萬噸的中小鋼企,太鋼可借此實現擴張。”
統計顯示,山西現有200多家鋼鐵企業,規模在100萬噸以上的僅13家,其中200萬噸以上只有5家。截至2008年,山西省生鐵、粗鋼產能分別為5400萬噸、4000萬噸。但由于山西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低、規模小、裝備水平落后、產業鏈短,加之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山西生鐵產量僅為2800萬噸、粗鋼產量僅為2350萬噸。
祝峰亮指出,山西鋼鐵產能利用率十分低,100萬噸產能以下的鋼企更基本處于關停狀態,這將有助大型鋼企的低價兼并重組。
規劃顯示,到2011年,山西鋼企將由目前的200多家減少到50家左右。下一步山西更將組建以太鋼為核心的太原鋼鐵總公司,屆時山西鋼企可能只保留10家。
淘汰落后產能需落到實處
山西鋼協謹慎表態指出,規劃內容并未著眼太鋼的趕超計劃,而是意圖實現山西鋼鐵行業設備與技術水平的提升。而太鋼的崛起也必將以淘汰落后產能進展為必要前提。規劃中指明,山西將“嚴格控制產能總量,不再核準新增產能,所有建設項目必須以淘汰落后為前提”,即全省生鐵、粗鋼產能控制在4500萬噸(含鑄造生鐵)、4000萬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山西鋼鐵淘汰落后產能的要求遠比全國嚴格,到2011年底前,將淘汰落后煉鐵產能2000萬噸,煉鋼產能1600萬噸。到2015年年底前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的煉鐵高爐、50噸以下轉爐和電爐以及預期配套的燒結、連鑄、軋鋼系統等。
不過,馬濤對山西2011年底前淘汰煉鐵產能2000萬噸、煉鋼產能1600萬噸的目標表示擔憂,地方經濟追求GDP高增長的要求之下,鋼企落后產能淘汰實際上一直并未得到有效執行,山西的規劃如何落到實處尚需進一步關注。
河北鋼鐵集團一位不愿具名的管理層人士指出,盡管淘汰落后產能早已提上鋼鐵規劃中,但“我們地方上的一個高爐一直未倒,由此可以看出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并沒有多大進展。”
該人士指出,落后產能一方面擠占鋼鐵整體產能,更重要的是會帶來鋼鐵行業越虧損越增產的惡性競爭形勢,不利于鋼企兼并重組。
新聞背景
各地紛造“寶鋼”
2009年3月1日,寶鋼與杭鋼集團等在寧波正式簽署協議,寶鋼實現控股寧波鋼鐵56.15%股權,杭鋼集團持股比例僅為34%。
我的鋼鐵研究中心研究員汪建華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寧波鋼鐵擁有400萬噸產能,并緊靠全球十大深水港之一的北侖港,同時還擁有區位優勢,寶鋼的兼并重組因此開展得十分迅速。
河北鋼鐵集團的組建更是備受關注。去年6月30日,唐鋼集團和邯鋼集團聯合組建的河北鋼鐵集團正式掛牌。按照2007年的鋼產量計算,河北鋼鐵集團鋼產量超過3100萬噸,當年即進入中國鋼鐵產量排名第二位。
河北鋼鐵集團網站介紹,其下轄唐鋼、邯鋼、宣鋼、承鋼、舞鋼等10個全資或控股子公司,總資產和年銷售收入雙雙突破1700億元,現有員工13萬人。
此外,河北鋼鐵集團還提出到“十一五”末期使鋼產能達到5000萬噸,整合重組河北省內鋼鐵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控制鋼鐵產量,爭取到“十三五”末,將河北省鋼鐵產能由1.2億噸壓縮到8000萬噸,提高鋼鐵附加值。
山東與河北整合思路相近,通過成立山東鋼鐵集團,將濟鋼集團和萊鋼集團納入其中。
天津天鐵冶金集團有限公司在4月中旬對外透露,天津市國資委正醞釀成立可能定名為“天津鋼鐵集團公司”的一家鋼鐵集團,以整合天津天鐵冶金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天鋼集團有限公司、天津鋼管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冶金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細則指出,將推進鞍本集團與攀鋼、東北特鋼,寶鋼與包鋼等跨地區的重組以及太鋼與山西省內鋼鐵企業等區域內的聯合重組;力爭到2011年,全國形成寶鋼集團、鞍本集團、武鋼集團等幾個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鋼鐵集團以及若干個1000萬~3000萬噸級的大型鋼鐵集團。
渤海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馬濤指出,太鋼提出3000萬噸產能,即使屆時得以實現,也難以預計其規模排名。“寶鋼曾提出2012年前后使鋼鐵產能提高至8000萬噸,河北鋼鐵集團也提出5000萬噸,最終形勢如何需看落實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