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價格--準確  廢鋼行情--廣泛 會員注冊 - 會員幫助 - 關于我們   
廢鋼網  
首 頁 | 供求信息 | 我的辦公室 | 廢鐵價格
   
今天是:
               廢鋼價格 | 廢鋼行情 | 廢不銹鋼 | 廢銅廢鋁 | 鋼廠資訊 | 價格匯總 | 鋼坯價格 | 生鐵價格 | 綜合資訊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久久久久久久电影,亚洲精品三区,日本久久电影网

【訂閱短信】手機號碼 廢鋼價格鋼廠調價行情預測 廢銅廢鋁廢不銹鋼鋼材報價鋼坯生鐵  
新聞搜索  
熱門新聞排行
2025年9月22日湖南汨羅今日...
2025年9月22日遼寧地區廢銅...
2025年9月22日湖北武漢廢銅...
2025年9月23日戴南廢不銹鋼...
2025年9月22日上海生鐵價格
2025年9月22日佛山廢不銹鋼...
2025年9月23日上海生鐵價格
2025年9月22日戴南廢不銹鋼...
2025年9月23日湖南汨羅今日...
2025年9月22日河北保定今日...
2025年9月22日河北保定今日...
2025年9月22日山東臨沂今日...
9月23日淄博鋼坯價格
9月22日上午唐山鋼坯價格
2025年9月22日浙江臺州廢鋁...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歐洲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和分析
2009/4/20 來源: 廢金屬資訊網       點擊此處免費發布求購信息   點擊此處免費發布供應信息
  一、德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和有關法律政策

    (一)德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

    德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最成功的國家。2005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營業額達164億歐元,17萬人從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工作。來自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各種可再生能源的電力占到了最終能源消費的6.4%,其中,電力消費的10.2%、熱力分配的5.3%、燃料消耗的3.6%來自各種可再生能源。德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制定了宏偉目標,即201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將占全國電力供應的12.5%,2020年達到20%;2020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至少達到10%(2005年為4.6%),2050年達到50%。

    德國自1998年成為世界第一風電生產大國以來,無論是風電裝機總容量,還是年新增風機容量,始終保持世界領先地位。2005年,新增風機容量179.9萬千瓦,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1842.8萬千瓦,約占總裝機容量的14%。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德國風電發展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最早進行風電產業化道路探索。1989年,德國全國風電裝機總容量僅為1.8萬千瓦。為了發展風電產業,政府制定了一項“25萬千瓦風能計劃”,對風力發電的市場化運作進行前所未有的探索,參加計劃的風電經營者每生產1千瓦時的風電可獲得0.06-0.08馬克的津貼,并可享受低息專用貸款和流動資金資助。至1996年計劃合同期結束時,參加計劃的風電經營者共購買風機1500臺,總功率35萬千瓦。

    (2)建立覆蓋全國的風能參數測評系統。對風能參數進行精確測定和評價分析是風能開發利用的基礎,德國愷塞爾的太陽能供給技術研究所組織實施了“科學測量與評價計劃”,建立了全球第一個覆蓋全境的風能參數測評系統。此外,根據在遠程測量網天線塔30米和50米高度測得的氣壓、大氣濕度、溫度、降水量和太陽光照等氣候參數以及風速、風向等風能參數,可以確定一個地區的風指數和預測風功率,為新型風機的研發提供了可靠的設計依據。

    (3)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德國有著全球最大的風機市場。2002年以前,德國共有46家風機生產企業,2002年,經歷了一次并購和聯合的高潮后,只剩下12家繼續生產。德國風機制造技術已非常成熟,其風機制造業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德國的ENERCON和Nordex都位居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風機生產公司之列。

    (4)風機參數不斷變大,生產成本大幅下降。最近,1000千瓦風機生產的風電的平均價格僅為4.1美分/千瓦時,15年內,風電價格降低了50%。因此,現在各生產廠家競相推出各種型號的兆瓦級風機,市場上商用風機的功率已達到2500千瓦和3600千瓦。ENERCON公司已研制成功轉子直徑112米、功率4500千瓦的新型大功率風機。5000千瓦供海上風力發電場使用的大型風機即將投入商業運行。風機大型化使每年新裝風機的數量比以前少得多,占用土地面積變少了,但生產的電力卻增加了。隨著新裝風機單機標稱功率的不斷增大,風電生產成本將進一步下降。根據國際能源機構預測,至2010年,當全球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1.975億千瓦時,風電價格將降至3.03美分/千瓦時;2020年,當全球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12億千瓦時,風電價格將進一步降至2.45美分/千瓦時。

    (5)用新型大功率風機更換早期安裝的接近經濟使用壽命的小型風機,提高風電產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德國政府通過延長風電補償期限的辦法,運用經濟杠桿鼓勵德國北部瀕海的小功率風機持有者更換使用新型大功率風機,明顯提高了沿海風能資源豐富地區的風能利用密度,同時,噪音污染也得到大幅度降低,而風電經營者則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

    (6)大規模風電生產的環保效應逐漸顯現。專家研究結果表明,每生產100萬千瓦時風電,平均可減排CO2600噸。據此測算,2004年,德國因其風電共減排CO22070萬噸;2005年,減排近8400萬噸。風電產量的逐年穩步增長,為德國完成“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溫室氣體減排指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7)向海洋進軍。目前在全德16個聯邦州中,除聯邦政府所在地柏林外,其余15個州,尤其是濱海3個州,風能資源利用已近飽和,再在陸地上選址建立大型風電場幾乎已無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又將目光投向了海上。在海上,當60米高度的平均風速超過8米/秒時,在歐洲那些絕大多數計劃要建立海上風電場的水域,海上風機的能量收益預計要比沿海風能資源豐富地區陸地風機的能量收益高20%-40%。在歐洲規劃建設的70個新的海上風電場中,31個將建在德國海域。就地域分布來說,這31個海上風電場,21個建在北海,10個建在波羅的海。就距海岸線距離來說,有8個建在離海岸線12海里之內的海域內,23個建在12海里之外的專屬經濟區內。德國已經批準在北海和東海建設6個大型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功率120萬千瓦。2010年以前,德國將在北海BorkumWest地區距海岸100公里、水深30-40米的水域內安裝208臺單機功率50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功率104萬千瓦,年發電能力35億千瓦時。根據2002年1月德國政府制定的一項發展風電長期計劃,2010年,德國海上風力發電設備的總裝機功率要達到300萬千瓦,2030年達到2000-2500萬千瓦。2025-2030年,海上風力發電量將占德國電力需求總量的15%,而風力發電量的總和將占德國電力需求總量的25%。

    (二)德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相關法律政策

    德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風力發電方面,德國始終位居世界第一,這與德國政府頒布的一系列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法律和政策有很大的關系。德國的政策核心是優惠貸款、津貼以及對可再生能源生產者給以較高標準的固定補貼。

    1、電力入網法

    1991年1月1日,為了推動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德國政府頒布了《電力入網法》,這是德國開始風能商業利用后制定的第一部促進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法規,它規定了電網經營者優先購買風電經營者生產的全部風電并給予合理價格補償的強制義務,有力地促進了德國風電產業的發展。1991-1999年間,德國風機總裝機增加了48倍,達438萬千瓦。

    但在1998年,德國電力行業市場化,銷售電價整體下降,導致電網支付給可再生能源發電商的電力價格也隨之下降,許多發電商面臨沉重壓力,輸電商和配電商也抱怨《電力入網法》增加了他們的電力成本。

    2、可再生能源法

    為了更廣泛而有效地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并解決1998年以后出現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和輸電商之間存在的利益矛盾等問題,2000年4月1日,德國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4年7月31日公布了修訂版。其目的是在保護大氣和環境條件下實現能源供應的可持續發展,并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對電力供應的貢獻。

    《可再生能源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對輸電網的義務做出規定:1)強制入網,輸電商有義務將可再生能源生產商生產的電力接入電網;2)優先購買,輸電商有義務購買可再生能源生產商生產的全部電量;3)固定電價,輸電商有義務根據《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的價格向可再生能源發電商支付固定電費。

    (2)針對不同可再生能源發電類型、不同資源條件、不同裝機規模,尤其是針對不同發電技術水平規定了不同的電價。同時,考慮技術進步的原因,明確了可再生能源固定電價降低的時間表,如:對沼氣發電,規定自2002年起新建電廠電價每年減少1%。這一措施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技術進步,一方面激勵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盡快投產。

    (3)建立了可再生能源電力分攤制度,規定輸電商負責對全國范圍內各個地區和電網間的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進行整體平衡,使可再生能源固定的高電價帶來的電力增量成本平均分攤在全國電網的全部電力上,以確保各個輸電商之間能夠公平競爭。

    (4)規范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商和輸電商應承擔的并網設施和電網擴建費用,發電商有義務支付聯網費用,而電網擴建費用由輸電商承擔。

    (5)德國政府按電力產出量或設備能力成本提供高額補貼。投資風電項目的企業可向地方政府申請總投資20%-45%的投資補貼。德國政策銀行還可為銷售額低于5億馬克的中小風電場提供總投資額80%的融資。這使有關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得到長期鼓勵。

    (6)將風電補償時間按不同補償標準分為兩個時期,即按較高標準補償的前期和按較低標準補償的后期。在風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前期補償時間為5-10年,在風力資源相對較弱的地區,前期補償時間可達21年。海上風機獲得較高補償標準的時間至少為12年,具體補償期的長短,隨海上風機安裝地點至海岸距離和風機安裝海域的海水深度而定。這樣,無論是在北部瀕海風力資源豐富地區,還是在南部風力資源較為貧弱的中等高度山脈地區,都可以獲利。該措施有利于提高在風力資源較小的地區開發風電的積極性,使風電開發在區域上趨于平衡,同時又適度限制了在風力資源較好地區開發風能盈利過多的情況,限制了一些不穩定因素,使風電產業健康發展。

    (7)對于已經具有電力成本競爭能力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不再給予價格優惠。

    3、環境相容性監測法

    在風機數量和風電生產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德國人對環境影響的認識也增強了。為了解決風電產業的發展對環境和生態造成的不良影響,如風機噪音擾民、破壞風景區景觀等,2002年,德國政府制定了《環境相容性監測法》并規定,自2002年開始,風力發電設備應選擇在符合環境和生態要求的合適地點安裝和使用。

    二、丹麥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和有關法律政策

    (一)丹麥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

    20世紀70年代爆發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機后,丹麥審時度勢,抓緊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能源發展戰略,大力調整能源結構,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丹麥已經成為世界上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先鋒。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耗量的比例逐年增長,由1990年的6%左右增至2003年的近13%。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的比例由1994年的不到5%增加到2003年的23%,并計劃在2008年進一步提高到29%左右。

    在能源生產和供應不斷增長的同時,由于重視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對環境有害物質的排放量逐年減少,與1990年相比,2002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別減少18%、80%、25%,使得能源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呈現出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的前景。

    丹麥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是世界上最早大規模開發利用風力發電的國家。在利用風能方面,丹麥的風電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至2005年底,丹麥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達到312.2萬千瓦,風力發電為全國提供了25%的電力。丹麥政府在早先制訂的目標中,計劃到2005年風能比重達到10%,但早在1999年就已經達到12%。在丹麥環境能源部的長遠計劃中,2015年風電比重預計達到35%,2030年則達到50%。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風機的功率也越來越大,且提高很快。在2000年時,全國每臺風機平均功率為856千瓦,2002年增至1356千瓦,2003年則躍增至2045千瓦。

    在去20多年中,丹麥的風電成本減少了4/5,1981年風電成本為每千瓦時12克朗,1999年降到3克朗,現在降到0.3克朗左右,由于技術進步和成本優化,今后5年內將再下降20%,接近石化燃料發電成本,從而可以和新建燃煤電廠競爭。目前,風電的銷售價格平均為0.43丹麥克朗/千瓦時(約合人民幣0.55元/千瓦時)。隨著各項支持政策的實施,丹麥風能的經濟效益有了巨大的提高,投資回收期只有8年左右,在風能充足的地方,單機容量500-600千瓦、設計最先進的風電經濟效益能夠同效率最高的煤電相媲美。

    在風電制造技術方面,丹麥也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風機公司中,丹麥占4家,其中居首位的是丹麥的Vestas公司,約占世界總產量的35%。現在,世界投入使用的風電設備中,有一半是丹麥制造的。近兩年來,丹麥風機仍占世界市場的40%左右。

    近年來,海上風場成為新亮點。目前,已安裝和在建的海上風場有6個,裝機容量超過75萬千瓦。

    丹麥也較早開始利用生物能和太陽能。丹麥農作物主要有大麥、小麥和黑麥,其秸稈過去除小部分還地或做飼料外,大部分在田野燒掉了。1992年和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及《京都議定書》先后出臺后,為建立清潔發展機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丹麥進一步加大了生物質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和利用力度。丹麥BWE公司率先研發秸稈生物燃燒發電技術,1988年,丹麥誕生了世界第一座秸稈生物燃燒發電廠。丹麥現已建立了13家秸稈發電廠,還有一部分燒木屑或垃圾的發電廠也兼燒秸桿。目前,以秸稈和木屑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質能在丹麥可再生能源中的比重已超過40%。丹麥的秸稈發電技術現已走向世界,并被聯合國列為重點推廣項目。

    盡管丹麥的氣候條件并不十分理想,但仍十分重視對太陽能的利用。多年來,丹麥致力于研發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的相關技術。目前,丹麥共有3萬個太陽能加熱站(廠),主要用于居民家用熱水和空間加熱。此外,從1997年以來,丹麥加大廢物回收利用力度,約有超過1/4的廢物在CHP中焚燒,18家大型的垃圾焚燒廠已經或正在與CHP結合起來。平均每家垃圾焚燒廠年處理垃圾量達4萬噸,總共能夠處理和利用丹麥90%左右的可燃性廢物,做到了變廢為寶。

    丹麥對燃料電池、潮汐能及氫能的研發也十分重視。2003年,第一個并網的潮汐能試驗性示范電站建成。

    (二)丹麥可再生能源發展相關激勵政策

    丹麥政府對風力發電一直持積極的支持態度。1976年、1981年、1990年和1996年,政府先后公布了四次能源計劃,在1996年的能源計劃中,能源遠景規劃擴展到2030年,提出了屆時風電比重達50%的目標。丹麥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風力發電發展。

    (1)支持風能研發。丹麥國家實驗室的風能部門約有5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從事空氣動力、氣象、風力評估、結構力學和材料力學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為了保證風機的質量和安全性能,丹麥政府專門立法,要求風機的型號必須得到批準,并由國家實驗室審批執行。

    (2)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為促進技術成熟,政府為每臺風能發電機投入相當于成本30%的財政補助。此項補貼計劃共實行了10年。規定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最低價格,風電場每發電1千瓦時,除可得到電網付款0.33丹麥克朗外,還可得到0.17克朗的補貼和0.1克朗的CO2稅返還。設有電力節約基金,政府對提高能源效率的技術和設備進行補貼。最新的激勵措施是,對使用化石燃料的用戶征收空氣污染稅,而使用風能則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由于政策到位,丹麥風力發電技術日益成熟和市場化。

    (3)實行綠色認證。在綠卡市場上,可再生能源發電商每發出一定可再生能源電量,除回收一定電費外,還得到與該電量相關數量的綠卡。可再生能源發電商發出的電量,電網必須收購,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都有優先上網權,電網有責任收購并付款。綠卡的市場需求通過配額的辦法來保證。每個電力消費者必須購買分配給自己的可再生能源配額,以擴大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2003年以后,全國所有消費者的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須高于20%。

    (4)市場準入和上網優惠。政府通過強制措施和稅收優惠等多重政策,消除風電在開發初期的市場準入障礙,建立行之有效的投融資機制,對風電上網給予鼓勵。電力公司須將售電收入優先付給私人風機所有者。

    三、英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和有關法律政策

    (一)英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

    英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起步較晚。1997年,英國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并承諾將在205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1996年排放量的40%。2003年2月24日,發布了《能源白皮書》,確定了可再生能源電力2010年要占到電力總消費量的10%、2020年要占到20%的具體目標。

    近年來,英國一直利用自身優勢,努力開發風能、波浪能、潮汐能等多種可再生能源。英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工作發展十分迅速,在把垃圾通過掩埋轉換成天然氣的技術方面,英國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另外,英國在利用氫能、太陽能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2005年,英國新增風機容量46.5萬千萬,2005年底風機總容量達到135.3萬千瓦。

    (二)英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相關法律政策

    為了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英國政府從多個方面探索扶持政策。

    1、非化石燃料公約

    英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從1990年開始穩步增長。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英國于1990年實施了《非化石燃料公約》(Non-FuelObligation,簡稱NFFO)。NFFO規定: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項目由政府發布,通過招投標方式選擇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者,競標成功者將與項目所在地的電力公司按中標價格簽訂購電合同。由于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通常會高于常規能源發電成本,對于中標合同電價與平均電力交易市場價格之差即地區電力公司所承受的附加成本,將由政府補貼,補貼費用則來源于政府征收的“化石燃料稅”。NFFO確立的這種制度被稱作在可再生能源政策中的“投標制度”。

    “非化石燃料公約(NFFO)”首先在英格蘭等地區推行,繼而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也制定了與之對應的非化石燃料公約。實施非化石燃料公約的主要目的,一是通過控制化石燃料能源的使用,使英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比重不斷增加,限制或減少有害物排放,減少環境污染,二是建立一定的資金渠道,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非化石燃料公約”政策框架內,電力供應商必須購買一定量的非化石能源電力。如非化石能源生產的電力成本高于化石原料電力,就從向煤電征收的稅款中撥付補助金。

    “非化石燃料公約”及其相關政策的主要內容,一是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企業或項目前五年可享受政府基金補貼,后十五年電力公司以固定價格收購其電力,當市場價格低于固定價格時,其差額由政府補貼;二是向電力用戶征收化石燃料稅(占總電價的1.5%)建立發展基金,用于補貼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研究與建設;三是對擬投資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進行公開投標,使項目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電價最低的公司中標,政府對項目進行投標補貼的同時,約定收購其電力。

    “非化石燃料公約”做法的優點,一是由電力消費者承擔的稅賦較小;二是由于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公司有收購電協議,可有效保障銀行及這些新建項目投資者的利益,促使投資者投資可再生能源;三是通過公開的招投標,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建設引入競爭機制,從而可以顯著地降低可再生能源的電力成本,使可再生能源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同時可大幅減少政府的項目補貼資金。

    推行NFFO以來,從1990年到1997年,英國風電電價從10.0便士/千瓦時降低到3.8-4.95便士/千瓦時,小水電電價從7.5便士/千瓦時降低到4.4便士/千瓦時,垃圾填埋氣發電電價從6.4便士/千瓦時降低到3.2便士/千瓦時,城市和工業廢棄物燃燒發電電價從6.0便士/千瓦時降低到2.8-3.4便士/千瓦時,能源莊稼和農業及森林廢棄物氣化發電電價從(1994年的)8.75便士/千瓦時降低到5.79便士/千瓦時。另外,通過實施此公約,每年可減少260萬-300萬噸含碳化合物的排放。

    通過NFFO,英國政府在1990年到1999年期間接連五次以競標的方式定購可再生能源電力,實現150萬千瓦的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容量,大致相當于英國總電力供應的3%。到1997年,實際完成合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44萬千瓦,平均電價下降了19.5%。但還是沒有完成政府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其原因主要來自地方政府的阻力,政策本身設計的缺陷也造成了實際操作中存在惡性競爭的現象。

    2、可再生能源義務令

    1997年,英國作為歐盟成員參加了在東京召開的國際能源與環保峰會,并承諾到2010年使CO2排放量降低12.5%,政府內部控制目標是減少20%。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規劃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要達到10%,同時停止按NFFO公約簽訂新的可再生能源建設項目(原已簽的五期仍不變),在充分吸取“非化石燃料公約”精神的基礎上,1999年7月,制定并通過了《可再生能源義務令》,2002年4月開始實施。該令至少要履行到2025年以后,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可持續性。其中心內容是確立可再生能源義務制度,該制度的實質是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實行配額制。主要內容有:

    (1)供電商有義務購買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此項法令明確規定,供電商在其所提供的電力中,必須有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比例由政府每年根據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和市場情況等來確定。到2010年,應保證有10%的電力資源來自于可再生能源,以確保政府總體目標的實現。

    (2)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對履行公約滿足上述指標的供電公司發放綠色證書,而未達到10%指標的供電商可以向超額完成指標的電力商購買其富余的綠色證書指標以履約,即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指標的貿易,還準備開展綠色證書期貨貿易。

    (3)可再生能源義務制度由英國燃氣、電力監管部門監督實施。為了使配額制得以實施,《可再生能源義務令》規定了監管部門的具體監管措施:第一,確立已取得認證資格的合格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第二,監督產量和頒布可再生能源義務證書;第三,監督供應商遵守可再生能源義務;第四,監督可再生能源義務證書的買賣雙方之間的關系。

    (4)對違反可再生能源義務制度者予以懲罰。根據可再生能源義務制度,所有供電商都必須履行責任和義務,達到當年規定的可再生能源電量份額。如果不能完成任務,供電商將要交納最高達其營業額10%的罰款。

    (5)對工商企業用電(非家庭用電)征收大氣影響稅,其稅率為:天然氣為0.15便士/千瓦時,煤為1.17便士/千克,電為0.43便士/千瓦時,液化石油氣為0.07便士/千瓦時。其中,對燃油免征此稅,征燃油稅。該稅收預計年收入可達10億英鎊,其中一部分用于支持企業研究低碳排放技術,一部分用于支持企業加速節能投資設施的折舊,規定允許年折舊率達100%。大氣影響稅收入部分用于補貼企業,即減免企業為雇員交納的社會保險稅的0.3%,這有助于企業增加雇員來取代能耗大的設備,同時可增加就業機會,減少環境污染。

    四、體會和建議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緩解資源瓶頸,保證能源可持續供應以及能源安全的根本出路;是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物質載體;發展可再生能源有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能源地位。根據我們在歐洲幾國考察的所見所聞以及通過有關材料的整理學習,有以下體會和建議。

    1、國家政策及法律支持,將可再生能源置于優先發展地位

    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壓力下,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世界各國為發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政策和法律支持。為此,各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運用了很多非市場機制手段,包括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利率政策的傾斜和扶植,并制定法律予以保障,使新能源可以存活和發展。

    歐洲各國通過立法,確立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統中的重要地位,既激勵了可再生能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又在法律上保證了綠色電力的發展。實踐證明這是最有效的途徑。如歐盟的白皮書法令、英國的“非化石燃料公約”、丹麥的電力公司供應法令等都將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量化發展目標以及相應的激勵政策寫入其中,在法律的約束和保護下促進綠色電力的發展。丹麥等國實施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以法律形式規定了綠色電力在生產和消費中所占的比例。

    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經濟立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建議參照發達國家的有關法律政策,從能源開發和環保的長遠大計,加強制定適應我國國情的可再生能源開發促進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鼓勵和保障從事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地方和個人開發的積極性。從保護環境和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在《可再生能源法》的基礎上,明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電力供應的比重,將可再生能源置于優先發展的地位。

    2、確定長期的扶持和規劃目標,支持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和制造

    多數國家在可再生能源開發方面,傾向采取制定長期、較穩定價格的政策。銀行、保險公司和風險投資者只有在確認項目具有長期穩定性,并且在今后較長時期內具有獲利前景的情況下才會提供資金。因此,我國應確定長期的(至少為期10年以上)、目標明確的扶持和規劃目標并加強監督實施。

    為形成我國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持續創新能力,建議政府和有關部門盡快把可再生能源開發納入國家中長期電力發展規劃,并安排專項資金,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開發和研究,以風力發電為例,歐洲的成功經驗在于,各國都有自己的風機研發能力、制造技術和產業基地。因此,建議根據我國自然和資源條件,重點研究、建設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并采取措施,降低設備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一方面,應鼓勵外國企業來華投資生產先進的可再生能源設備,以市場換取先進的生產技術,滿足我國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應鼓勵國內科研機構和電力設備生產企業加大對可再生能源設備,特別是大容量風機的科研投入,要有具體有力的措施刺激風機國產化,形成大批量生產規模,從而降低風電設備價格,提高國產風機的市場競爭力。同時,要加強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大容量風電場接入電網后風電機組和電網協調運行的研究。

    3、實施切實有效的激勵政策,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歐洲各國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激勵措施包括:補貼、稅收優惠、價格優惠和貸款優惠等,并且注意了激勵措施的公開明了,財政資金補貼流向有透明度,使公眾和業內人士了解財政負擔了什么,對什么給予了補貼以及為什么補貼等。

    歐盟的實踐證明,強制性收費政策能有效地引導能源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如: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丹麥政府,采取征收能源環境稅的辦法來提高化石燃料在丹麥市場的價格,以保證綠色能源價格在市場中的競爭與生存能力。同時,政府將稅款部分專項用于綠色能源技術的開發和推廣使用。這極大刺激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我國《可再生能源法》中對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激勵措施已初步確定了一個框架,包括國家財政設立專項資金、財政貼息優惠貸款、稅收優惠等,國家有關部門也規定了一些優惠政策,但整體上看,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激勵政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從歐洲的經驗看,政府支持是可再生能源初期發展的必要條件。如果政府實行投資和稅收優惠等措施,減低其前期投資成本,并提高其日后的獲利能力,就能大大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歐洲國家促進可再生能源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值得我國借鑒。

    4、建立有保障的可再生能源投融資機制

    建立相應的有保障的投融資機制是可再生能源技術產業化的一個重要條件。各級政府和有關機構應安排技術研發專項資金,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可再生能源企業發展。國家控股的商業銀行應對列入國家優先支持領域,并獲得政府提供支持資金的可再生能源企業提供貸款方便。同時,為防止資源浪費和低效率,應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融資機制實行較嚴格的監管。

    5、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價形成機制

    制訂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完善電價機制。從根本上形成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良好環境,避免可再生能源行業的虧損,保證投資者的合理回報,激勵投資者對可再生能源投資的積極性。

    2006年正式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確了政府和社會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方面的責任與義務,確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但是并沒有涉及目標總量、并網發電、電價等各種具體問題和實施細則,而是把問題留給了“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解決。

    2006年1月,國家發改委《可再生能源法實施細則》出臺,規定風電上網電價“實行政府指導價,電價標準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按照招標形成的價格確定”。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有關管理規定》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中,國家發改委又規定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根據不同類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特點和不同地區的情況,按照有利于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經濟合理的原則確定,并根據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發展適時調整和公布。實行招標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按照中標確定的價格執行。

    由此看來,現階段可再生能源發電政策的不穩定性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價的不確定性,使得許多業主大規模發展風電面臨風險。以核準方式明確的項目電價存在較大的審批風險,以招標方式明確的風電項目,可能出現2003年風電特許權招標中超低電價的競爭風險。

    建議將電價政策由招標定價制度改為固定電價制度,使風電價格水平保持一定的吸引力。風電也應實行標桿價制度,同時要適時調整其電價水平,但始終要高于燃煤發電的上網電價。

    6、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電網企業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的監管

    可再生能源作為新生力量將是我國未來電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監管部門應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電網企業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的監管力度,防止出現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歧視行為,確保規劃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夠優先、方便接入電網并得到全額收購。針對可再生能源的上網協議、結算和支付等應出臺范本和配套法規,明確權利和義務。在必要的情況下,學習歐洲國家經驗,采取非對稱管制,使可再生能源發電暫時處于更加有利的市場地位,以扶持其初始階段的發展。

    7、積極利用“清潔發展機制”

    《京都議定書》在為發達國家規定了具體減排目標的同時,也引入了聯合履約(JI)、排放貿易(ET)和清潔發展機制(CDM)三項靈活機制,允許發達國家以成本有效方式在全球范圍內減排溫室氣體。由于發展中國家邊際減排成本低,發達國家非常青睞“清潔發展機制”。當前,我國應積極參與“清潔發展機制”,利用發達國家的“免費”資金,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

    8、提高全社會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意識

    薩伊定律認為需求決定供給,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消費者的認同與支持。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相比價格較高,因此政府需要采用各種方式讓公眾了解和接受。歐盟許多國家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綠色電力,如在各種平面媒體上介紹綠色電力的優點;在商場、超市等繁華地區免費發放宣傳資料;舉辦各種培訓和講座;免費安裝綠色電力設備等。

    可適當借鑒國外發展經驗,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研究實行配額制等帶有強制性的相關法律和政策,建立起合理的可再生能源消費機制;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要率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并建設公用建筑物(或設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鼓勵大型企業利用可再生能源并積極投入可再生能源的技術開發、設備制造和可再生能源生產;對單位和個人自愿認購高價格可再生能源的行為,采取授予綠色能源標識、節能標識和企業環保評級等方式予以鼓勵。

    9、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加強與英國、丹麥、德國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發達國家政府與企業間的交流與技術合作,促進國內外信息交流和技術人才培訓,快速縮小我國與這些國家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技術差距和管理差距,培養一批可再生能源優秀企業和優秀人才,使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早日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上一篇:中國鋼企共商對策應付美方提出的“雙反”訴訟

下一篇:鋼鐵期貨需要新的約束機制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返回頂部   

廢鋼價格

點擊查看更多廢鋼價格>>
  〖主要城市〗  江蘇 山東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上海 浙江 福建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陜西    全國
· 2025年9月24日江蘇張家港廢鋼價格行... [09-24] · 2025年9月24日江蘇鹽城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江蘇鎮江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4年9月24日江蘇江陰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江蘇淮陰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江蘇常州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江蘇徐州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江蘇南京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江蘇江都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江蘇揚州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江蘇泰州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江蘇南通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山東青島廢鋼價格行情 [09-24] · 2025年9月24日山東聊城廢鋼價格行情 [09-24]

蘇ICP備16062244號-1
Copyright©2006 www.suzannesfil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本公司對網站所載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不做任何保證,對使用本網站信息造成的任何后果,本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網站所發布的價格種類包括但不限于:含稅價,不含稅價,采購價,出貨價,如不清楚具體種類,可致電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洪湖市| 廊坊市| 安吉县| 庆安县| 赣州市| 庆云县| 香港| 遂平县| 五河县| 浏阳市| 婺源县| 娄烦县| 建阳市| 富源县| 潜江市| 潜山县| 芦山县| 建昌县| 磐石市| 嵊泗县| 长乐市| 青阳县| 浏阳市| 辽宁省| 宜丰县| 邓州市| 高雄县| 万州区| 淮安市| 吴旗县| 泰顺县| 永州市| 瓮安县| 镇宁| 彩票| 吴忠市| 永登县| 武功县| 特克斯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