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內鋼材市場存在明顯的供大于求矛盾,以及受經濟潛在的進一步下滑和需求增長緩慢等因素影響,全年鋼市難言樂觀。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市場鋼材價格呈現恢復性上漲,但到2月中旬以后出現明顯回落態勢。2月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03.69點,環比下降4點,降幅3.71%;同比下降31.48點,降幅23.29%。
全年鋼鐵工業運行態勢將呈現“一高兩低”,即:高產能、低需求、低產量。截至2008年末,我國鋼鐵產能已達6.6億噸,而全年鋼材消費樂觀預計也僅為4.6億噸左右,產能明顯供大于求。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存在的明顯壓力并未引起鋼鐵企業的重視。2月份全國粗鋼產量日產水平達到144.36萬噸,已接近前期歷史高點。而據了解,由于鋼價下跌,進入3月份后,這一數據在3月上旬為137萬噸,略有下降,但至中旬又回升至139萬噸。
目前鋼廠減產的意愿并不強烈,據測算,只有日產粗鋼水平達到125萬噸時,才能使得市場供不應求的態勢得到緩解,并使得市場走穩,這也有利于降低對原材料的需求,從而降低原材料成本。
據了解,目前鋼鐵生產企業對市場的心態可以用“囚徒困境”來解釋,此外,由于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的特殊地位,政府有關部門希望看到鋼鐵工業能夠率先回暖以加強信心,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誤導了市場預期。減產意愿薄弱的結果是,2月末主要鋼材品種社會庫存急劇增加,創下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出口是鋼鐵業面臨的另一不利因素。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出口鋼材156萬噸,環比下降35萬噸,降幅9.6%,同比下降155萬噸,降幅48%。與此同時,該月進口鋼材109萬噸,環比增加22萬噸,增幅38.7%;進口鋼坯31萬噸,創2004年下半年以來單月進口最高水平,環比增加18萬噸,增幅164%。
這主要是歐、美、日、韓以及產油國受金融危機沖擊,經濟衰退,需求萎縮,加上除美元外其他國家貨幣大幅貶值,使中國鋼材在國際市場競爭優勢進一步減弱。今年鋼材出口預計3000萬噸,比2008年減少約3000萬噸。
為鼓勵出口,緩解國內鋼材市場壓力,相關部門即將于4月1日調整相關鋼鐵產品出口退稅。據了解,在即將實施的稅率調整中,政府有可能會取消或下調長材的出口關稅,并上調熱卷的出口退稅率,考慮到貿易糾紛,調整幅度或許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