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一、中國鋼鐵行業面對嚴峻挑戰 1.國內鋼鐵市場需求嚴重下滑 受全球金融危機和中國經濟增長周期進入下行階段的雙重影響,中國國內鋼鐵市場需求下滑嚴重。國內粗鋼表觀消費從2008年8月份開始進入了負增長階段。2008年上半年,中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6.3%,下半年轉為下降9.2%,第4季度為下降13.02%。 展望2009年,中國國內市場對鋼鐵產品的需求有增長因素,也有減少因素。增長因素主要是中國政府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采取的擴大內需的投資計劃(包括鐵路、公路、機場、電網、保障性居民住房等新建項目)將相應增加鋼材消費需求。 減少因素主要是,房地產市場景氣度下降,2008年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只增長2.3%,今年1-2月同比為下降14.8%,大大低于前幾年增長17~25%的水平;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大幅度回落,2008年中國機械工業出口交貨值由上年的增長33.6%回落到增長18.4%,今年1-2月份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17.1%,預計2009年大部分機電產品出口為負增長。現在看來,2009年國內鋼鐵市場需求增加因素難于彌補減少因素,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將低于2008年。 2.國際鋼鐵市場需求萎縮,出口減少,國內資源過剩的壓力增大 2008年凈出口鋼材4380萬噸,凈出口鋼坯104萬噸,合計4484萬噸,同比下降13.7%,占國內粗鋼生產總量的9.48%。但第4季度凈出口鋼材763萬噸,凈出口鋼坯5萬噸,合計768萬噸,折合粗鋼816萬噸,同比下降19.8%。特別是2009年1月份,出口鋼材只有191萬噸,同比下降53.8%,出口鋼坯為零。進口鋼材87萬噸,同比下降38.9%,進口鋼坯13萬噸,同比增加11萬噸,折合粗鋼我國凈出口97萬噸,只相當于年凈出口粗鋼1142萬噸水平,比2008年全年折合凈出口粗鋼4763萬噸,減少3621萬噸,相當于年凈出口下降76%。減少出口的資源,增大了國內市場供給過剩的壓力。2月份當月凈出口鋼材,凈進口鋼坯折合凈出口粗鋼只有19萬噸,1-2月凈出口折粗鋼只有116萬噸,相當于年721萬噸水平,只占鋼產量的1.42%。 3.新增生產能力使產能過剩問題更加突出 2008年中國鋼鐵工業(不含礦山采選投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40.28億元,比上年增長23.8%,大約新增5000萬噸鋼的綜合生產能力(其中主要是扁平材),將使2009年第二季度以后的產能過剩問題更加突出。 4.鋼鐵企業經營風險壓力增大 現在,擺在鋼鐵企業面前的最大經營風險,是原料采購成本能否與鋼材銷售價格相適應。2008年第4季度,全球鋼鐵業遭受的重創是因為庫存原料的高成本和市場迫使鋼鐵產品大降價。2009年全球鋼鐵市場低迷,鋼鐵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鋼鐵產品市場價格不可能大幅度回升。鋼鐵市場價格的短期較大回升,將很快遭到產能加快釋放的沖擊,而再次回落。今年1-2月份,國內可供消費的粗鋼資源量同比增長9.38%,2月份同比增長近14%,2月份當月平均日產鋼相當于年產5.27億噸水平,造成又一次的鋼材價格的大幅下降。因此,降低原料采購成本是降低鋼鐵企業經營風險的要害所在。 展望2009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維持低位,生產資料價格將處于較長低水平。 2008年世界除中國外的高爐生鐵產量45602.3萬噸,比上年減產1859.2萬噸,下降3.9%;中國高爐生鐵產量47067.4萬噸,比上年減少74.5萬噸,全球高爐生鐵產量合計減產1933.7萬噸,按1.5噸鐵礦(富礦粉或塊礦、鐵精礦粉)生產1噸生鐵計算,全球減少鐵礦消耗2900萬噸。2008年12月份全球高爐生鐵產量為6382.9萬噸,同比下降20.7%,中國下降9.4%,除中國外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下降31.9%,鐵礦市場需求大幅度下降。2009年1月份CRU全球鋼材價格指數為158.7點,2月份又回落到152.6點,已退回到2006年中期價格水平,鐵礦大幅度降價是必然的。 二、搞好總量控制和大幅度降低原料采購成本是2009年鋼鐵行業渡過難關的根本保證 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還在不斷擴大,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在增強,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在增多,發達國家的經濟已進入衰退,發展中國家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程度比預想的嚴重。需求不足是當前鋼鐵行業必須承認的現實。要使鋼材市場價格回升到鋼鐵行業不虧損并有微利,關鍵是搞好產需平衡,控制產量和控制原料采購成本。 1.開展有序競爭,實行售價低于制造成本的產品堅決不生產、不出口。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組織生產,不盲目增加產量,控制企業的合理庫存,以銷定產。 2.用先進產品去替代落后產品,通過市場競爭去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中國鋼鐵行業整體競爭力。在淘汰落后產能的情況下,要合理審慎地確定產品出廠價格,保持先進生產能力的強大競爭力。 3.建立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新的進口鐵礦石雙贏定價機制,規范進口鐵礦石貿易秩序,與鐵礦石生產供貨商建立長期合作、互利共贏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三、遵循WTO世貿組織規則,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提倡對話協商,減少貿易摩擦 2009年全球鋼鐵需求將比2008年下降10%以上。我們要密切關注世界經濟形勢的發展走勢,作出符合實際的正確判斷,根據需求變化調整生產節奏,力爭供需大體平衡。 中國加入WTO后一直認真遵循世貿組織規則。中國鋼鐵行業從2006年開始大量出口鋼材以來,沒有低價傾銷行為。2008年全年出口鋼材平均離岸價1071美元/噸,比2007年的704美元/噸,提高52%。2008年上半年,中國政府主動限制鋼材等消耗資源量大的商品的出口,增加低附加值鋼材的出口關稅,使凈出口的鋼材和鋼坯折合粗鋼同比減少了1109萬噸。 只是由于除中國外世界市場可供消費的粗鋼資源同比只增加367萬噸,只增長0.8%,明顯供不應求,導致國際市場鋼材價格指數由2008年1月份的188.9點逐月上升到7月份最高的287.7點,才使我國鋼材出口再次增加。也就是說,是國際市場的強烈需求和國內外兩個市場的巨大價差,才導致我國2008年第三季度的鋼材出口量在逐月提高出口價格的情況下又有了顯著增加。但是如前所述,第四季度和今年1、2月份,鋼材出口都大幅度下降。 當前的危機是經濟全球化時代世界經濟遭遇的第一次危機。我們必須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是無法阻擋的。我國出口的復蘇有賴于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戰勝危機渡過難關。只有國際市場有較明顯的需求回升(價格回升)和出口比國內銷售更有利,企業才會恢復出口。 我們提倡公平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我們自己不搞貿易保護主義,提倡對話交流,互利合作,相互理解,共渡難關,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努力恢復經濟增長的信心,爭取世界經濟和鋼鐵工業早日走出低谷 |
上一篇:華北鋼材市場建材價格繼續小幅下跌
下一篇:我國再次提高鋼鐵等行業出口退稅率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