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產能過剩被稱之為“重復建設”、“過度投資”或者“過度競爭”,它一直困擾著中國經濟。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一直是政策部門防治“重復建設”或“產能過剩”的重點行業,2008年下半年以來產能過剩問題更是引發各方高度關注,并再次成為政策部門的工作重點。因為“產能過剩”讓無論是鋼鐵生產企業還是鋼貿商,甚至鋼鐵設計院、科研院所等都不得不吞食這難以下咽的苦果。有必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中國鋼鐵業下行軌道中所暴露的“產能過剩”問題。
1、 產量增長、需求萎靡、出口減半、鋼價下行
我們看到下面09年以來鋼鐵行業的部分統計數據,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鋼鐵有效需求不足。
產量:1月,國內粗鋼產量4152萬噸,同比增長2.4%,除中國外其他國家鋼產量同比下滑38.8%。2月,國內粗鋼產量達到4052萬噸,同比上漲4.2%,產能利用率恢復到80%,日均產量144萬噸,達到了去年8月份以來最高水平。按此水平生產下去,09年國內粗鋼產量會輕而易舉的跨過5億噸。
需求:1月,國內粗鋼表觀消費同比增長7.8%,但實際需求并不樂觀,留在國內的資源量并沒有被終端用戶所使用,而是大量囤積在貿易商手中。
出口:2月,我國出口鋼材156萬噸,環比減少35萬噸,同比下降50%,創05年12月以來新低,鋼材出口形勢惡化超出預期。
鋼價:3月第二周,蘭格鋼價綜合指數為134.1,同比下跌34.7%,環比下跌0.5%。鋼價自2月第二周開始持續在谷底徘徊。
有效需求不足理論認為隨著投資的增長,生產規模逐漸擴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生產能力,從而帶來的是更大的產量,但是工資收入增長的相對緩慢以及消費傾向遞減規律的存在,過剩的庫存開始積壓,產品價格下降,從而造成了產能過剩。可以看到,世界大環境的惡化,過快的供給速度如此持續下去,期待“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推動中國鋼鐵產業的穩步增長的車輪很難做到。
2、目前我國鋼鐵產能利用率低于82%,挫傷企業投資信心,引起失業增加
2008年底粗鋼產能達6.1億噸左右(除去在建產能),與實際粗鋼產量比較,過剩粗鋼產能達1.1億噸左右,粗鋼產能利用率約82%。可以推算,單獨分析08年下半年,我國粗鋼產能利用率肯定低于82%。美國、日本等國家很早就開始對產能利用率指標進行工業統計和跟蹤分析,用于反映工業經濟實力和工業經濟走勢。根據美國的經驗,美聯儲認為工業部門能夠以高達81%的產能利用率安全運行,即不會引起通貨膨脹;如果在80%以下徘徊,可能會挫傷企業投資的信心,引起失業增加;如果利用率進入82%-85%的范圍時,生產瓶頸就會出現,這會對價格尤其是生產者物價水平產生新的壓力。
3、我國產能過剩為即期過剩
我國產能過剩(即期過剩)不同于發達國家的產能過剩(預期過剩),按照產能過剩產生的時間可以劃分為即期過剩和預期過剩。即期過剩是指目前行業生產能力與需求量的比值已經超過了維持市場良性競爭所必要的限度。目前我國即期過剩主要特征是:產品銷售率下降到較低水平,設備產出率低,虧損面較大,產成品資金占用率增加,經濟效益水平下降。1992年以來中國的鋼鐵產能利用率在81%-95%之間,而國際正常值一般是設備利用79%-83%的區間,所以鋼鐵工業在這十幾年來都是“超能力發揮,產能不足”。目前我國的鋼鐵產能過剩它不同于生產過剩,也不同于某些發達國家的鋼鐵產能過剩,它只是暫時性的相對產能過剩。當新的需求產生時,這部分過剩產能將會被充分利用。
4、鋼鐵投資要防止地方政府過度干預
鋼鐵工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高投入、高產出,一但投產對本地的經濟發展、財政收入、就業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許多地區,鋼鐵企業都是當地的利稅大戶,是當地的支柱企業。吸引鋼鐵企業到本地投資以及協助和推動本地鋼鐵企業的投資擴張,將會為本地的經濟增長注入很強的推動力,無論從政績顯示還是從財政、地方就業等方面考慮,各級地方政府都有非常強的動機推動鋼鐵企業在本地的投資,爭相為這些企業的投資提供更為低廉的土地、稅收減免和協調投資所需的貸款。在新一輪的鋼鐵工業投資熱潮中,我們隨處可見這樣的政府推動、協助之手。
適度的政府干預對經濟發展是有利的,但是過度干預就會給經濟生產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影響經濟的正常運行。政府受利益驅動,干預投資,搞形象工程,結果導致各地區域產業趨同,重復建設嚴重。實質上這既有政府的責任,也有市場的影響因素。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也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的側面反映。
因此,在行業投資方面,市場可以發揮調節作用,地方政府不要為了追求業績,搞盲目投資、盲目建設。這種短視行為最終必定會危及行業和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更有損于整個國家的經濟利益,有損于整個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
上一篇:美國西海岸廢鋼價格高于2月
下一篇:2009年3月17日福建鐵削價格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