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就當前國內外經濟需求現狀而言,近期我國鋼鐵行業的一些參考數據尤為令人注意--
“鋼鐵產能正在恢復,抽樣調查顯示恢復90%”;“今年1-2月份,我國粗鋼產量達到8134萬噸、鋼材產量918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4%和3.1%;1月份,我國粗鋼日產水平達到134萬噸,2月份達到144萬噸。其中,2月份的生產水平已相當于年產粗鋼5.2億噸。2月份,我國進口鋼材109萬噸,環比增加25%;進口鋼坯31萬噸,環比增138%;鋼坯出口為零。”
與此同時,今年前兩個月與去年12月相比,我國鋼材價格有所上揚。但是,在經歷了春節后的短期價格反彈而至3月初,僅短短一個月時間,甚至國內一些鋼材品種的市場價格又或跌破生產成本。
緣此,新一輪鋼鐵產能過剩風險或“再度反復”引起業內外人士的“周期性關注”--實施限產保價,協調供需平衡。而且,本輪限產保價之內容范疇中又多了一個“準法律”行業自律文本,即:前不久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09年理事(擴大)會議上經全體理事通過的《鋼鐵行業規范國內鋼材市場秩序自律公約》。毋庸諱言,這將使我國鋼鐵行業的自律機制面臨一個新的嚴峻考驗。
至于近期鋼鐵產能為何恢復如此之迅猛,我們曾經對此進行過探討,在此不贅述。
我們在此探討的是:當前的“此情此景”或對下一步的鋼市產生什么影響?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和把握當前這些新數據所警示出的鋼市“舊動向”?
針對當前的鋼市現狀,中國聯合鋼鐵網首席顧問周國成先生的觀點很簡練而明確:“鋼材價格取決于鋼企減產力度”。同時,周國成先生還歸納闡述了這樣一種見解:“價格水平看成本,價格趨勢看供需,價格波動看心態、看預期”;周國成先生進一步分析:“目前國家財政收入減少,支出增加,國家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負的空間有限。2009年我國鋼鐵市場鋼材需求的不利影響也較多:國際市場上,受全球經濟下滑、匯率變化影響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影響,我國鋼材出口量仍將大幅下滑;國內方面:如果房地產和汽車行業2009年沒有起色,鋼材需求將難以迅速走出低谷。”
若我們再繼續延伸探討,或還應該知曉:面對我國現經濟發展歷史階段、面對我國鋼鐵生產和流通現狀、面對我國區域經濟的不平衡特點及各不同鋼鐵企業的實際差異性(企業所有制屬性、品種層次、生產成本、企業規模、所在地區、利益結構……等等),當前更關鍵的癥結或是:能否真正在具體實際操作中完全限制得住產量--因為,鋼鐵產能過剩風險問題及后果,早就已經是再“老生常談”不過的“老生常談”之陳舊話題了。只不過,每當市場供需矛盾凸顯之時即會引起業內外及輿論的“再度反復”之“周期性關注”罷了。其實,當前業界絕不是失之于方向不明,而是難以在復雜的市場利益矛盾交織現實下真正完全實現協同減產。
盡管行業的減產行動很難完全做到自覺而協調一致(大、中、小鋼鐵企業的產品及市場占有率不同,各企業所處的營銷對象不同、各企業的現實困難不同、各企業所處的地域不同),但是面對當前的供需實際矛盾,我們仍將毫無疑問地要竭力去協同減產,以緩解鋼鐵總量對內供大于求的階段性突出矛盾,而且要真正而自覺履行《鋼鐵行業規范國內鋼材市場秩序自律公約》。
在此,之所以再次反復而羅嗦著這個“限產保價”的“老生常談”之“周期性關注”的陳舊話題,無非是想讓我們一起對當前鋼材市場凸顯的這種變化之“難點”因素再更多注意一下,以期對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市場走勢增加一些思考點。
鋼廠不減產 鋼市難回暖 鋼價難止跌
進入2月份以來,上海及周邊地區的螺紋鋼、線材等建筑鋼材市場價格頻頻下滑,沒有任何止跌的跡象,不少經營者對后市行情感到迷惘。對此,滬上頗具名氣的上海寶夏物貿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永華接受記者采訪時,鋼廠不減產、限產將產量降下來,鋼材市場不可能回暖,價格難以止跌。
“何總,你認為今年建筑鋼材市場走勢將是‘V’字型、‘U’字型,還是波浪式曲線型?”記者問道。
何永華說,至于今年建筑鋼材市場走勢是什么型,現在真還不好說,不過產能的增加幅度超過需求的增幅,供大于求狀況將貫穿整個2009年,所以說今年的鋼材市場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現在影響市場走勢的關鍵問題是需求上不來,資源多起來,結果市場價格一直往下走。
“春節以來,上海地區的螺紋鋼價格持續下滑,根本原因是庫存增加,需求不足,供需失衡。”何永華談到,目前上海地區的螺紋鋼庫存量已經達到60萬噸,為什么會出現這樣高的庫存量,主要原因是鋼廠的產能釋放。在去年11月之后,建筑鋼材市場有所回暖,價格觸底反彈,使不少鋼廠把產能向螺紋鋼傾斜,有的鋼廠板材不生產,而是專門生產螺紋鋼,原來限產、停產的鋼廠,都重新恢復生產,甚至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而今年1、2月又遇到元旦、春節長假,進入2月份后,上海又是連續半個多月的雨天,給建筑工程施工帶來不便,對建筑鋼材的需求量明顯減少。由此而來,市場資源在增加,而下游終端需求沒有釋放出來,導致市場供需矛盾凸現,價格一路下跌。3月3日市場上的普通螺紋鋼價格跌破3200元/噸,有的成交價只有3170-3180元/噸。根據目前市場的運行態勢,螺紋鋼價格跌至3000元/噸,完全有這個可能。
何永華說:建筑鋼材市場能否回暖,價格止跌反彈,關鍵在于鋼廠的產能能否合理、有效控制,尤其是螺紋鋼,本身生產的門檻比較低,有七八千萬元、上億元投資就可以上一條生產線,而上一條熱軋卷板生產線,至少得10多個億,因此螺紋鋼產能擴張很容易,如果在宏觀上不加以控制,今年的市場走勢不可能穩定。
“要控制鋼廠的產能釋放相當難,不是你說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了的。”何永華說:當市場稍有回暖,價格稍有上揚,一批中小型鋼廠就開始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了,很快市場上的資源就多了起來,隨之市場出現急劇震蕩,價格重新回落,甚至加速下跌。今年2月中下旬,上海市場的螺紋鋼價格一天下跌二、三次,日跌上百元的現象再度出現,就是鋼廠產能釋放,市場嚴重供大于求所造成。
何永華說,這一波建筑鋼材市場行情還要繼續盤整下跌,目前沒有任何止跌的跡象,要將市場價格跌至鋼廠的生產成本底線以下,讓鋼廠無法繼續生產,市場調節鋼廠減產、限產、停產,這樣再過一兩個月,將現有的庫存逐漸消化掉,加上后期的終端需求漸漸釋放,這樣建筑鋼材市場才有望轉暖,價格止跌企穩反彈。
“估計二季度之后,進入下半年,國內的建筑鋼材市場會相對好一些,好于今年一季度。”何永華分析認為,國家出臺的拉動內需,4萬億投資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等等,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實施,將帶動建筑鋼材的需求,但這要有一個過程,不是說拉動就立即拉動了,項目開工有一個過程,落實到建筑鋼材需求又要有一個過程,所以說不到下半年,內需拉動在建筑鋼材需求的體現上還難有實質性的效應。
何永華說,要使鋼材市場趨穩,目前最有效有的辦法就是鋼廠主動減產限產,把產量降下來,使供需趨于平衡,只有這樣,鋼市才有可能重新轉暖,遏制價格下跌的勢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