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鋼鐵股出人意料地出現全線大漲,漲停股票達到23只。重溫4萬億刺激政策之后,不少人士對中國鋼鐵業突然樂觀起來,鋼價一段時間的持續上漲成為行業回暖的方向標。多位權威人士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提醒投資者,鋼價上揚需要消化鋼鐵產能過剩逐步釋放的壓力,雙方的角力只有等到政策性刺激下的需求回升之后,才能逐步減弱。因此,鋼鐵業“牛年”將呈現“反芻式”發展的態勢,鋼價波動將更加頻繁。
市場回暖勿忘“倒春寒”
“鋼價持續上漲12周之后,為什么節后第一周后緊跟著連續回調10天呢?”
對于此類疑問,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國內鋼價在前期庫存補貨的推動下,節后出現持續6天強勁上揚;但隨著鋼廠供貨量的增加,需求不足“原形”顯露,迫使鋼價出現連續回調。
寶鋼、武鋼對3月份產品價格作出上調后,2月13日,鞍鋼也悄悄地對3月份鋼價作出調整。鋼鐵價格的主基調是漲。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三大鋼廠的定價政策更多地體現為對市場價格的跟隨,價格上漲主要是“補漲”,這明顯滯后于現貨市場價格走勢。
由于去年10月中旬國內鋼價出現暴跌,因此,11月中旬以來走出一波反彈行情,持續時間達到12周。這讓許多場外人士感覺鋼鐵業真的“回暖”了。不過,鋼價“回暖”并不能代表市場需求的回暖,因此,要謹防鋼價出現“倒春寒”。
顯然,在產品定價方面,中小鋼廠走在了前面。就在市場對鋼市回暖頗為樂觀的時候,數十家民營鋼廠開始打出了“降價牌”。
2月23日,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隨著近期鋼價回調,中小鋼廠又開始減產檢修了。
相關數據顯示,從2月11日開始,鋼鐵生產最大的民營基地——河北地區中小鋼企開始普降鋼材出廠價格。河北普陽鋼廠、前進鋼鐵集團、河北明順鋼廠、唐山群利紛紛下調鋼價,降幅在50-150元/噸。另外,受鋼材市場近期價格下跌的影響,山東地區的濟鋼閩源、萊鋼、泰鋼、萊鋼永峰、石橫特鋼等中小鋼企均下調了近期的產品出廠價格。
實際上,在節后鋼價持續上漲的時候,上海鋼材電子盤熱卷遠期主力合約一直處于下調狀態。截至2月17日,熱卷價格報收3420元/噸,節后跌幅已經達到15%。
產能過剩勒緊鋼價“脖子”
“鋼鐵業在2009年二季度會得到恢復,后期鋼價的上揚仍然可期。”
一周前,中鋼協一位負責人非常樂觀地回答了中國證券報記者的問題。他承認目前的鋼價上漲是鋼廠限產減產的成果。但這并不是鋼廠的正常生產狀態,事實上,大中型鋼廠仍有半數處于虧損狀態。
在4萬億投資拉動鋼鐵需求之前,鋼廠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如何讓30%被限制的產能恢復正常生產。這對鋼價又意味著什么呢?
節后第一周,由于鋼價上揚,鋼廠供應量增加,稍稍增加的庫存已經讓鋼價“喘”不過氣來。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國內主要鋼材市場社會庫存增加。其中,上海市場熱軋庫存58萬噸,較前一周增加3萬噸。天津熱軋卷板庫存21萬噸,較前一周增加2.5萬噸。北京市場熱軋卷庫存3萬噸,增加1萬噸。今年春節后,熱軋卷價格僅上海市場下跌近500元/噸,跌幅達到12.65%。
中鋼協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粗鋼產能就已經達到6.6億噸,當年粗鋼產量為5億噸。2009年,正式頒布的《鋼鐵產業振興規劃》預計今年粗鋼產能4.6億噸。近2億噸產能過剩。
而出口下降對國內龐大的鋼鐵產能形成更大的壓力。2009年1月,我國鋼材出口降為191萬噸。為了拉動出口,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李新創甚至建議,政府應該即時調整鋼材出口退稅政策,緩解我國鋼材出口下滑的壓力。
徐向春認為,今年我國粗鋼產量肯定會低于5億噸。鋼材出口比2008年減少2000萬噸的預期數字還要上調,實際出口減少可能達到3000萬噸。由此可見,今年國內鋼廠的產能過剩壓力是非常大的。鋼價稍有上揚,鋼廠加大供應量,市場庫存就會增加。在需求沒有得到根本好轉之前,鋼價一抬頭就會撞到庫存的“天花板”。
一位分析師表示,“2008年,鋼價瘋漲半年,狂跌半年。2009年,鋼價可能會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來來回回。”
上游漲價倒逼鋼廠利潤
市場人士透露,近期鋼價上漲,占鋼材成本40%左右的鐵礦石現貨價也是水漲船高。印度現貨礦到岸價達到86美元/噸,一度與長協礦價差縮小至10美元以內。因此,近期的鋼價上漲對于正在進行的鐵礦石談判并不是好消息。另外,占鋼材成本20%左右的焦炭價格也在大幅回升,已經從低點的1300元/噸,一度漲到1800元/噸。
2009年的鐵礦石談判仍在進行之中。中鋼協一位權威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的談判可能中國鋼廠不著急。短期鋼價與鐵礦石價格的上漲遲早會被真實需求打回“原形”。
今年的鐵礦石長協礦價格能降多少呢?10%-20%,這是三大礦山不時拋出的“底線”;20%-30%,這是部分業內人士比照現貨價后得出的結論;41%,這是近期俄羅斯鋼廠與哈薩克斯坦礦石企業的談判結果。
中鋼協該人士沒有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的問題。但他認為,上游礦石企業是暴利,下游鋼廠還在虧損,鐵礦石目前的價格不符合鋼鐵產業鏈上下游的比價關系。
2008年,中國鋼鐵業進口鐵礦石4.436億噸,因為海運費上漲、鐵礦石漲價因素多支付的成本達到1460億元。而2008年4季度,中國鋼鐵行業的虧損額達到479億元。
有分析師表示,4萬億投資對鋼鐵需求的刺激作用要看下游房地產、汽車、機械制造、家電等行業的回暖,否則,鋼鐵業仍有可能面臨強勢上游原、燃料企業的擠壓,企業利潤受到影響。
并購重組成市場主題
有人說,2月16日,鋼鐵板塊高達9%的漲幅可能是市場重溫鋼鐵振興規劃的結果。“兩會”之前4萬億投資力度加大的預期也放大了市場對鋼鐵的追捧。市場人士普遍認為,2009年,政策支撐的并購與重組,以及產品結構中長材比重高兩大題材將是鋼鐵板塊的亮點。
一位券商鋼鐵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鋼鐵振興規劃支持像寶鋼、武鋼、鞍鋼、山鋼、河鋼、太鋼這些大鋼廠的并購重組,這是今年鋼鐵板塊一大題材。
另外,4萬億投資對長材產品的需求加大,這讓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有了支撐。中鋼協的數據顯示,2008年12月,我國長材產量與6月時的高點持平。螺紋鋼產量已經達到歷史高點的生產水平。值得關注的是,管材去年12月已經超過當年6月的生產水平。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長材產量較高的鋼鐵公司(集團)主要包括:河鋼(1100萬噸)、馬鋼(496萬噸)、首鋼(416萬噸)、萊鋼(420萬噸)、酒鋼(346萬噸)、濟鋼(336萬噸)、華菱(315萬噸)、三鋼(292萬噸)、八鋼(240萬噸)、(224萬噸)。而長材占比較高的公司包括酒鋼、濟鋼、萊鋼、八鋼、三鋼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