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生鐵成本指數為100點,較3月份下降5.7點,跌幅為5.4%(上月跌幅3.2%)。同期,鋼鐵綜合價格指數為134.2點,較3月份上漲2.2%(上月跌幅0.78%)。4月份成本跌幅加大,鋼價轉跌為漲,可見,4月當月盈利水平有所改善。
一、2014年4月成本和盈利分析
從4月份的成本指數延續3月份下滑態勢,從102.5點連續滑落至98.4點,整體較3月份下跌5.4%,跌幅加大。
按鋼廠30天左右的爐料庫存周期,研究4月份爐料成本,有必要先分析一下3月份的鐵礦石市場行情:
3月份,國產礦市場弱勢不改、低迷加劇,市場出現全面下跌。月內,河北、北京、山東等地區大型礦山企業大幅下調鐵礦石出廠價格,累計調幅高達60-70元,以唐山地區為例,當地鐵礦石市場報價已跌破廣義成本線,礦選企業操作難度加大,市場報價已失去實際意義,廠商多以停產觀望為主,有現貨資源的廠家也基本停售應對下跌行情。
據監測顯示,截至3月31日:唐山地區66%酸粉濕基不含稅主流市場價格在740-760元,較月初跌70-80元。
3月份,進口礦市場深跌后小幅反彈。月初,隨著融資礦問題的發酵以及鋼廠資金問題的放大,礦價極速下跌至103-104美元/噸,降至2014年新低。隨后部分鋼廠認為103美元的價位已經比較合理,且有補庫需求,采購意愿增強,從而帶動礦價快速上漲。上漲的同時部分企業跟風采購,短短3天時間就把礦價推至110美元附近,隨后進入盤整期。隨著價格的上漲,采購意愿逐漸偏弱,出貨難度重新陷入困難,且多數鋼廠鐵礦石庫存上升。據監測顯示,截3月31日:61.5%澳粉外盤報價在111-113美元,較月初116-117美元下浮4-5美元 。
總體而言,3月份鐵礦石價格大起大落,波動較大,其中曾創今年新低至103-104美元/噸。3月礦價以跌為主,傳導至4月份鋼廠的生產成本表現為繼續下滑。
從4月份7大品種中,中厚板、帶鋼、冷卷3個品種盈利,其余品種仍處于虧損狀態,與上月相比,整體盈利水平有所改善。
分品種看,4月份4周各品種的平均利潤如下:
中厚板盈192元,帶鋼盈84元,冷卷盈5元,三級螺紋鋼虧68元,熱卷虧77元,線材虧149元,方坯虧191元。
二、2014年5月盈利展望
一季報虧損公司主要集中在鋼鐵、水泥、航運等板塊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滬深兩市共有2384家公司公布一季報,共實現凈利潤4918.07億元,同比增長8.92%,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已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公司中,超過80%的上市公司實現盈利,虧損的公司則主要集中在鋼鐵、水泥、航運等板塊。其中,鋼鐵行業多家公司虧損明顯,馬鋼股份虧損4.46億元,酒鋼宏興虧損4.28億元,重慶鋼鐵虧損3.96億元,山東鋼鐵虧損3.7億元。
經濟下行超過一定底線 政府才會啟用投資手段
5月7日,2014年《投資藍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藍皮書認為,2014年各項改革將會逐步全面鋪開,改革紅利將會前所未有。預計我國經濟將繼續穩定復蘇,GDP增速仍有望達到7.7%。但2014年制造業、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這三大固定資產投資的構成要素或出現不同程度的疲弱。藍皮書副主編張志前指出,在我國整個消費和出口不會有大增長的情況下,投資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還是非常關鍵的。所以當經濟出現一定的下行或超過了一定的底線時,政府一定會啟用投資手段來拉動經濟。
“產能、融資、環保”等已暴露的多種風險抑制鋼鐵業走向良性發展軌道
針對鋼鐵市場,二季度一些預算類投資和大的投資陸續開工,它的作用會在今后逐步釋放。另外,近期人民幣貶值加上主要貿易國需求好轉的帶動,4月份我國出口鋼材754萬噸,環比增加78萬噸,等等,這些有利因素正在逐步積累和疊加。但不容忽視的是,當下經濟運行仍存在著增長動力整體偏弱、財政金融風險隱患增多、房地產市場矛盾復雜和環境污染趨于惡化等問題。簡言之,2014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依然良好,國內外總體環境有所改善,但經濟發展仍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風險與挑戰。
2014年對鋼廠來說可能仍將是“克服挑戰求生存”的一年。加大淘汰高污染,減少經濟增長對環境的損害和對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也許是懸在每個鋼鐵廠頭頂上的一把利刃。即使因為氣溫回暖和二季度陸續開工等因素,短期會激起一波鋼材需求,提振鋼價,但不轉變生產發展方式,依然“生產無序,投資冒險”,“產能、融資、環保”等已暴露的多種風險將繼續抑制鋼鐵工業走向良性發展軌道。
綜述,預計5月份生產成本會繼續拉低,5月鋼價窄幅震蕩難有起色,鋼廠當月盈利能力會有些許提升。但要填補一季度虧損的23億元,鋼廠所剩利潤仍可以說是捉襟見肘,受制于行業低迷,鋼鐵盈利前景仍沒有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