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整體經濟滑坡,對于實體經濟的侵蝕日益顯著,其中制造加工業相當具有代表性。先前江浙一帶小型鑄件生產及加工企業可謂星羅棋布,雖然單體規模較小,但對于鑄造鐵的需求總量卻不容小覷。
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各國出于對自身工業的保護,對于我國出口的各類極具市場競爭力的諸如機械制造、緊固件等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同時國內市場消費能力也呈現出臨近飽和狀態。
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小型鑄件企業關停極為普遍,即便是大型的機械制造廠也面臨極為嚴峻的生存挑戰。
而湖南、湖北等地的鐵廠有為數不少訂單均出自江浙一帶。在上游企業整體處境窘迫、關停現象嚴重的時期,對于下游企業的支撐力度可想而知。雖然本地及周邊市場目前對于鑄鐵也有一定需求,但相對于本地鑄鐵社會庫存及在產產能而言,無異于杯水車薪。鐵廠普遍寄希望于二季度鋼鐵市場需求逐步的恢復,涉及國家針對農村金融改革對于工程機械等上游企業需求的拉動。但近期湖南、湖北鑄鐵市場需求萎靡,成交冷清的格局仍難以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