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鐵礦石進口放量增長,春節期間國內鋼企對鐵礦石需求下降和鐵礦石集中到港的影響,國內鐵礦石庫存創兩年來的新高。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海關總署公布的1月鐵礦石進口量刷新單月進口紀錄,全國港口鐵礦石庫存自2012年以來再度突破1億噸。
高進口低需求致鐵礦石庫存激增
自去年10月份以來,鐵礦石港口庫存基本呈現出直線上漲的態勢,且近期增勢明顯。截至2月14日,全國41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高達10612萬噸,環比增加326萬噸,同口徑庫存為10091萬噸,創兩年來新高。
“在國內下游需求疲軟導致鐵礦石剛性需求降低的背景下,進口總量持續攀升也直接導致港口庫存總量的增加。”由于自1月12日起,印尼限制一切原礦出口,在出口禁令的驅使下,當地礦山也在1月前夕集中發貨。礦山集中出貨也令我國鐵礦石進口量持續高企。
高采購價令鋼企生產成本明顯增加
“去年12月上旬的鐵礦石價格與目前的價差將近20美元/噸,不少鋼企在這次的中遠期現貨采購上都損失摻重。”華泰長城期貨分析師曹祥輝說,1月份集中到港的鐵礦石都是去年11月和12月份采購的。當時考慮到中國的春節因素及冬天的船舶會減少,不少貿易商和鋼企都在這個時間點采購鐵礦石。
去年11月份62%澳粉月均指數為135.58美元/噸,12月份該指數月均價格為135.18美元/噸,步入1月中旬,鐵礦石市場跌幅放大,該指數1月均價跌至128.45美元/噸,2月份該指數目前均價121美元/噸。考慮到12月份港口到港較為集中,折合澳洲至中國平均12—14天物流周期來看,商家手中持貨成本多為11月份以及12月份指數價格,成本偏高。“港口貿易礦中尚有12月上旬高于140美元/噸的高價礦持續積壓,部分高成本的持貨商家不愿輕易虧錢甩貨。這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港口庫存總量。”
“國內鋼企不管是利用長協價還是現貨價并存的模式采購鐵礦石,在市場下跌的行情中,對于1個月之后到港的鐵礦石,鋼材的生產成本明顯增加。”
隨著近期鋼企的開工,庫存會逐步企穩回落。由于一季度礦山出口為全年最低時間段,近期到港船只減少,隨著需求的陸續啟動,港口庫存發往鋼廠的鐵礦石會增加。“盡管近期鐵礦石期現價格均有觸底反彈的跡象,但市場需求并未有所起色,后期鐵礦石期現價格或將弱勢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