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鋼市在年末出現漲勢,且目前依然在持續當中,主要鋼材品種漲多跌少。但是,對于商戶來說,市場供需的大格局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所以在操作上應當保持謹慎。
短期鋼市消息面偏好
數據顯示,最近一周,國內現貨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延續此前的升勢,周漲幅在0.12%左右。期貨等遠期價格在震蕩運行,鋼坯等原材料價格穩中上漲,河北限電減產的消息“甚囂塵上”,短期內鋼市的消息面偏好。在此情形下,部分市場的價格在試探性上漲,各主要鋼材品種的價格漲多跌少。秀明分析師認為,但是,臨近年底市場的資金面較為緊張,商戶在操作上仍然較為謹慎。
據分析,在板材市場上,價格總體上漲。中厚板價格漲勢較為明顯,上海、廣州、北京等大多數市場噸價周漲幅在10~80元之間。上海等地部分規格資源短缺的現象進一步凸顯,市場報價在試探性上漲。筆者表示,即便下游的需求不暢,但市場內的庫存偏低,商家的報價也不愿意一味下調。國內有一些地區的部分鋼廠處于半停產狀態,有些地區有限電的現象,這對鋼市的供給面短期內或許有一定的影響。熱軋板卷價格也在延續此前的漲勢,筆者了解,福州、成都等地的價格出現了小幅的下跌。
對鋼刺激因素“小漲盤”
目前有幾個對鋼市有一定“刺激”的因素:汽車行業的需求強勁;寶鋼最新推出的2014年1月熱卷出廠價是一個“小漲盤”,噸價上調50元,后期武鋼等主導鋼廠估計會跟進。但是,鋼市內往年常見的“冬儲”現象,秀明分析師認為,今年存在不確定因素,這會帶來負面影響。
在建筑鋼市場上,價格也是震蕩偏強。最近一周的上半周,市場主流報價小幅下移,但到了下半周,相對堅挺的原料價格和相對偏低的庫存壓力,對鋼價產生了一定的支撐。不過,眼下畢竟進入了鋼市的淡季,年底市場的資金面又偏緊,加之冬儲又遲遲未見啟動,建筑鋼價只能窄幅震蕩。
11月份國內粗鋼日均產量為202.9萬噸,較10月回落3.3%。這與中鋼協預估的213萬噸的數值,有一定的距離,
說明鋼市的供給壓力或許沒有預期那樣的大。但是資金緊張、冬儲不見大的動靜,鋼市想要出現大的改變,可能性較小,具體期待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