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在上海舉辦的“回看改革開放三十年”主題論壇上,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樂江發言時指出,現在鐵礦石的現貨價格比長期合同價還要低,海外鐵礦石巨頭要求中國鋼企接受漲價絕不可能。
徐樂江在論壇上說,中國現在是世界產鋼大國,也是鐵礦石消費大國,全球一年7億多噸的鐵礦石,有3億噸要拉到中國來消費。但是,現在中國的鋼市非常低迷,價格直線下降,這就影響到鐵礦石的需求。“現在有7000多萬噸鐵礦石堆在國內港口碼頭沒人要,現貨價格比長協價格還低,鐵礦石企業還要對我們漲價,這是不可能的!”他認為,這種漲價要求,是對方在錯誤的時間做出了錯誤的分析得出的錯誤要求。
由于全球經濟邁向下行周期,鋼鐵業的下游需求明顯不足,鋼材價格持續走低,不少鋼廠采取減產或停產措施,由此導致鐵礦石市場延續下滑態勢。據聯合金屬網數據顯示,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跌幅達到了40%,9月初印度礦(63.5%)到岸價格為136-137美元/噸,10月中旬下跌至85美元/噸以下,比2008年3月最高點下跌近60%之多,低于澳礦的長期合同離岸價格89美元/噸,這是7年來國際鐵礦石現貨價格首次低于長期合同價格水平。
徐樂江說,現在大約有1500萬部空調、1000多萬臺冰箱積壓著沒有買家,這就意味著這些用鋼企業對鋼鐵的需求減弱,與此相應,鐵礦石需求也必然下降。不過,徐樂江看好十七屆三中全會啟動的新一輪農村改革。他認為,如果中國此次能夠有效啟動農村市場,那么,中國經濟就可以自我循環起來,鋼鐵等需求也會被拉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