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做了題為《中國鋼鐵工業經濟運行分析與展望》的演講報告,他首先對今年以來中國鋼鐵工業運行情況做了基本的介紹,然后對鋼鐵工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解讀,最后對未來鋼鐵工業的發展、運行的態勢做了展望。
劉海民認為,中國鋼鐵行業是有競爭力的行業,在中國的制造業里面,它表現是比較突出的。中國鋼鐵行業的規模占世界產能的比例已經從2000年15%,發展到46%。大企業的數量在國際排序里面比例也不少,而且,中國鋼鐵工業結束了過去幾十年凈進口的歷史,實現了凈出口,每年出口鋼材五千萬噸左右。國產鋼材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了97%,更重要的,中國鋼鐵工業跟其他的有些行業相比,中國鋼鐵工業有能力使中國的下游行業使用廉價的鋼材。而且,中國其它產業已經被國外資本滲透甚至瓜分,但是鋼鐵行業仍然是民族工業一統天下。這些就充分證明,我們不能妄自菲薄,中國的鋼鐵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海民同時分析認為,中國鋼鐵行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最主要的是利潤率太低。造成利潤率太低的核心問題是:
第一,產能的過度分散。
第二,運行機制出現了問題。中國鋼鐵行業是國有和民營各據半壁江山,國有和民營之間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還沒有建立起來。國有和民營各有各的不公平。
對于未來的判斷,劉海民認為,不管是從外部環境來看,還是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看,經濟減速是必然的,過去幾年刺激鋼鐵高速增長的因素不會再出現。
對于未來價格的判斷,從短期看,鋼材價格究竟往下走還是往上走,很重要的要看鐵礦石,鐵礦石要看中國原礦的產量,因為現在鐵礦石與鋼材之間的增加值的空間已經非常低了,再低更多的企業就受不了,就要停產,停產還會支撐著鋼鐵的價格。如果國內大批的礦山停產了,那么礦價基本上可以穩定住,鋼材的價格就能穩定住。
劉海民分析認為,鋼鐵行業將必然有一個大的調整,調整的目標是什么呢?
第一,要實現兼并重組,形成區域性的壟斷。
第二,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第三,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要改,不能虧著本生產。
第四,流通企業今后也面臨著跟鋼鐵生產企業類似的問題,需要兼并重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