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但林惠江并沒有絲毫松懈,與廣西數個電廠的供煤談判仍在沖刺途中。
“北海電廠的價格還在談,但有幾個沿海電廠的價格已基本談攏。”1月12日,五洲交通旗下廣西萬通國際物流公司國貿部經理林惠江告訴記者,供給電廠的煤均是市場煤,價格方面會以當時電廠需求的現貨價作為基礎,然后向下浮動數元/噸,即施行價格浮動機制。
自2011年昆明煤炭合同匯總會結束之后,電廠開始向現貨市場尋煤,與貿易商的談判也已悄然啟動。
林惠江告訴記者,其已與華能華東一電廠達成協議,幫助其從秦皇島運進電煤,“價格以環渤海動力煤指數作為參照,煤價要較當時的秦皇島掛牌價低10元/噸”。
在進口煤方面,同樣采用價格浮動機制。“譬如我們與貴港一電廠簽署年度協議,年度供煤或在50萬噸左右,煤種為越南煤,價格以越南國家煤炭公司的當時出口價格為指導,稍低數元/噸。”林惠江說,鑒于物流公司的優勢,借助水運,該公司將越南煤運抵貴港的運費要比鐵路運費低20元/噸,更為電廠減少成本壓力。
11日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該指數當前報收792元/噸,較上周價格下跌了5元/噸,跌幅繼續減弱,為連續第九周保持下跌,整體下滑了61元/噸。
具體到港品方面,發熱量5500大卡/千克市場動力煤:在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國投京唐港、京唐港、天津港和黃驊港的主流成交價格分別報收785-795元/噸、780-790元/噸、785-795元/噸、790-800元/噸、790-800元/噸和800-810元/噸。以上數據,已達到國家發改委11月底出臺的“限價令”目標。
煤炭行業資深分析師李學剛認為,近期環渤海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的跌幅,已經超出大多數煤炭生產、發運、消費和貿易企業的預期,市場風險已經得到較好釋放,市場信心開始趨于平靜,“恐慌性”情緒正在得到修復。
同時,最近一周,國內主要電廠日耗出現下降,電廠庫存煤炭偏高,存煤可用天數平均在20天左右,當前電廠不缺煤。
“但‘限價令’效果已顯現,煤炭價格再下跌空間不大。”林惠江說,先前電廠一直堅持等“限價令”出臺之后進煤,在過去兩個月中,國內及國際煤炭下跌空間頗大,除非出現較大的經濟危機,否則煤炭價格會較長時間企穩至目前水平。
國投欽州電廠一位負責人對記者承認,先前廣西電廠不肯多進煤,導致防城港12月份煤炭庫存高達240多萬噸,現今雖然仍保持高庫存,但煤商在談判桌中開始趨硬。
“12月份有一個煤商給我840元/噸,對應5600大卡的哥倫比亞煤炭,我們庫存不錯,且在觀望期沒有接受。現在我出價840元/噸,他要求850元/噸,否則免談。”上述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