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二季度以來,雖然鋼材價格一路走高,但進口鐵礦石價格始終處于下降通道。據聯合金屬網監測,目前國內現貨市場63.5%的印度粉礦到岸價為180-182美金/噸,較08年5月下跌6-7%,低品位礦石價格跌幅則超過10%。 鐵礦石現貨礦成交仍低迷,顯示了買方對未來市場的預期不樂觀,短期內現貨市場主動權仍在買方,若現貨礦價格進一步下跌,可能會使陷入僵局的中澳鐵礦石談判的天平向中方傾斜,澳方礦山接受此前中方與淡水河谷達成的65%協議價漲幅的可能性增大。 造成鐵礦石價格下跌的主要因素的供求關系的改變。作為世界鋼鐵第一出口國,中國的鋼鐵產量增速開始回落,08年一季度國內粗鋼產量累計同比增長8.6%,同比大幅回落13.7個百分點。由于原料價格大幅上漲、資金面普遍緊張、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三方面的制約,08年粗鋼產量預計在5.2~5.4億噸之間,增長率為10%左右。而鐵礦石的供應量卻依舊充足,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力拓三大礦山公司08年預計新增鐵礦石供應量5,000萬噸,加上澳礦供應商FMG計劃出口2,800~3,500萬噸,08年國際鐵礦石的新增資源供應量在7,800萬噸以上。與此同時,國內鐵礦石生產量也在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國鐵礦石原礦產量1.68億噸,同比增長25.1%,綜合考慮國內采礦業進一步規范整合、國家宏觀政策等因素,08年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速會有所下降,但至少會保持在12%以上,預計08年國產鐵礦石原礦產量將達到7.92億噸,同比增加8,500萬噸,相當于新增成品礦供應3,800萬噸以上。總體來看,鐵礦石供給的增幅已經明顯超過了粗鋼產量的增幅。 2008年國際礦價談判確定65%的漲幅之后,眾多中國貿易企業相信中澳談判將出現更高的漲幅,因此大量增加進口,囤積待漲現象非常普遍。導致5-6月全國港口鐵礦石庫存異常龐大,突破7,000萬噸,創造歷史新高,比2008年初增加50%之多。庫存的積壓也使國內鐵礦石供給局面得到了緩解,國內的鐵精粉價格已經率先出現了下滑,進而也影響了國際鐵礦石價格出現下滑。 目前距鐵礦石談判最后期限6月30日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如果屆時談判雙方無法達成一致,供應方有權利單方面取消長期供應合同,將鐵礦石投入現貨市場銷售,中國鋼企此顯然是不能接受的。而澳礦提價的一個重要理由是現貨價格和長期協議價差距過大,而現貨價格則由印礦主導,一旦印礦在加征15%關稅后漲價,中澳之間分歧必然進一步加大。不過,談判的另一方中國鋼企并非完全被動,中鋼協已發表聲明,要求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力拓認真履行供礦合同,并首次公開呼吁內企業聯合抵制力拓在華銷售現貨礦。中方強硬的態度主要是由于鐵礦石供貨渠道的日趨豐富:巴西礦山巨頭希望與中國鋼企保持長遠的合作關系,并承諾將堅持以長期協議的方式向中國出口鐵礦石,并希望能在未來10年甚至100年時間內為中國鋼鐵工業提供優質的礦產資源。據悉,淡水河谷08年將向中國出口鐵礦石超過1億噸;而澳洲另一家快速發展的礦山公司FMG目前已與寶鋼、武鋼、唐鋼、濟鋼、萊鋼、沙鋼等鋼廠簽訂了28份長期供貨協議,鎖定了4,000萬噸的產能,其未來產品的90%都將銷往中國,此舉對力拓、必和必拓是一種挑戰,澳洲第三條通往中國的鐵礦石渠道已經達成了。此外,中國鋼鐵企業還在積極投資海外礦產資源,此舉效果將慢慢顯現,并對今后的鐵礦石市場和價格談判產生深遠影響。 再看影響鐵礦石到岸價格的另一重要因素海運費,6月4日,巴西圖巴朗港至北侖、寶山港平均鐵礦石海運費為108.746美元/噸;澳大利亞西澳港至北侖、寶山港平均鐵礦石海運費為50.523美元/噸,均創下歷史新高。當日兩者之間的價差為58.223美元/噸,低于上一輪高點時的63.824美元/噸。這意味著一旦中方和澳方的鐵礦石談判破裂,那么轉而引進巴西淡水河谷的鐵礦石的相對成本將有所下降,如果澳方像此前預期那樣堅持85%的價格漲幅,其相對巴西礦山在最終到岸價方面的優勢將喪失殆盡。 綜合來看,中方和澳方的鐵礦石談判形勢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現貨價格的下滑使得協議價與現貨價的差距被縮小,并且這一差距有進一步拉近的可能。而從力拓和必和必拓本身來講,失去中國這樣一個穩定的鐵礦石需求方的長期協議,其3億多噸的鐵礦石庫存必須拿到現貨市場銷售,無疑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因此在價格能夠接受的范圍內澳方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會考慮下調自身的定價預期,甚至接受65%的漲幅,以保證與中國的長期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