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鋼協首席分析師 、原常務副秘書長李世俊在第三屆中國鋼鐵企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對“十二五”鋼鐵需求預測稱:“我國鋼鐵業在‘十二五’期間,隨著 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與否都增加了國內鋼消費需求的不確定性。”
李世俊還在第三屆中國鋼鐵企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表示:“拉動經濟的投資、消費和凈出口的三駕馬車對我國GDP增長貢獻明顯。但隨著國外很多新增投資到了投產期,一些發達國家的鋼鐵業開始緩慢復蘇,國際市場鋼的需求強度下降,國際鋼鐵市場進入新一輪供大于求時代。我國鋼鐵業靠出口消化過剩產能的路堵住了,中國鋼鐵發展主要靠廣闊的國內市場來支撐。此外,國內經濟基本保持原有的發展模式,固定資產投資將保持目前增速甚至更高,消費對GDP拉動作用仍不明顯,預計GDP年均增速9~10%。隨著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控,逐步實現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仍會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但增幅會比“十一五”期間回落,GDP年均增速8~9%。按預期目標實現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消費對GDP的貢獻率上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減速,鋼材需求總量不再增加甚至減少。”
李世俊還表示:“鋼鐵工業發展的環境、能源、資源“瓶頸”制約日益突出,國家對鋼鐵業的節能壓力越來越大,減排達標新要求更高。在“低碳”壓力下,用鋼標準將會提高,“減量化”用鋼將成為趨勢。在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的明天,我國不能再延續過去的鋼材消費模式,我們今后把GDP的鋼消費強度降下來是有空間的。建筑、汽車、家電、集裝箱、工程機械等用鋼行業都提出了“ 十二五”節約使用鋼材的高強度、耐腐蝕、輕量化、長壽命、可回收性等用鋼減量化要求,必將影響鋼材數量增加,影響鋼材質量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