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球經濟依舊籠罩在歐債危機的陰霾中,各權威機構普遍預計2012年的全球經濟仍要看歐債危機的“臉色”。對此,德意志銀行宏觀經濟研究部門經濟學家奧利弗·拉考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指出,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不大,但歐元區經濟體短期內快速削減赤字以及長期建立財政聯盟的難度仍然較大。他強調,歐元區應注重緊縮財政計劃落實環節。
此外,拉考指出,盡管受到歐債危機的拖累,但全球經濟總體增長的態勢不會改變,也不會陷入“日本式的”長期低迷狀態。
歐元區將陷入輕微衰退
中國證券報:全球投資者目前仍在考量歐元區今年解體的可能性,你對此有何見解?
拉考:歐元區可能的解體本身就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歐元區經濟體目前的債務規模普遍較高,因此不得不實施削減開支和增加稅收等措施。所有這些都令歐元區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不過,我們基本的判斷是,歐元區不會解體。2011年11月以來,歐元區政治層面正在釋放一系列積極信號。不過,由于歐元區領導人在應對危機時總是要從長計議,因此要出臺一些能為市場所理解的措施的難度極大。目前,只有一些短期計劃面市,但這無法長期解決問題。就歐元區而言,其眾多負債高企的經濟體、特別是南部的那些經濟體,才是長期問題所在,也是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實現增長比減稅更重要。因為從長期來看,如果沒有增長就無法擺脫債務危機。當然,短期內的財政收縮也是必須的。我們相信,如果意大利能夠落實此前通過的重要緊縮措施,該國的財政狀況會逐漸好轉;希臘的狀況要更加嚴重,該經濟體債務規模巨大且無力實現經濟增長;愛爾蘭、西班牙和葡萄牙則制訂了緊縮財政的正確方案。此外,歐元區正在尋求將“債務剎車”制度法律化,這將幫助歐元區長期財政穩定成為現實。
中國證券報:歐元區經濟最終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有多大?其中,南部經濟體如何能夠獲得走出當前債務及經濟困境的動力?
拉考:歐元區經濟很可能陷入衰退,這也是我們目前的預測結果。2012年,歐元區將會小幅衰退0.5%。其中,除德國和愛爾蘭之外的歐元區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都會放緩,而意大利經濟則會衰退1%。這是因為歐元區經濟體普遍的縮減開支行為,將降低歐元區的出口甚至是經濟增長。德國的出口也會有所減少,這也將導致德國企業進一步縮減開支。因此可以預見,歐元區經濟很可能出現衰退,這使其短期內擺脫債務困境變得更加困難。
一定程度上,德國經濟增長通常依賴出口領域;如果歐元區南部經濟體需要更多出口來刺激經濟增長,那么其他經濟體就得減少出口。問題在于,誰會減少出口?德國2012年就將這樣做,其出口增速可能將弱于進口。這意味著,德國已在幫助歐元區南部經濟體獲得更多收入來改善財政狀況,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整個歐元區內,各經濟體需要適應其在進出口環節的新角色;不過最終,南部經濟體需要首先進行調整,讓自身更具競爭力。
建立財政聯盟時機未到
中國證券報:擬議中的“歐元債券”能否拯救歐元區于危難?美國和德國同為聯邦制國家,中央及地方政府分別發行債券,這種體系對歐元區有何啟發?
拉考:“歐元債券”不會很快出爐,歐元區的領導人也已意識到歐元債券并非歐債危機的解藥。只有在確定建立起更多財政聯盟之前,歐元債券才能出現。但推出歐元債券并非建立財政聯盟的正確道路。推出歐元債券需要歐盟委員會那樣或凌駕于區域經濟體財政及貨幣政策制訂權的權威。我認為歐元債券才不會很快被推出。
長期來看,如果歐元區能夠建立起財政聯盟,歐元債券確實能夠發揮作用。但一旦歐元債券面市,歐元區的全部經濟體就需要支付同樣水平的債務利息。這會讓那些高赤字的經濟體更容易地積累赤字,其削減開支的動力就會大大減弱。因此,歐元債券現在也不能立即推出。
關于債券體系,美國各州政府的債務水平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被限制的。比如,加利福尼亞州政府就不被允許背負赤字,而且其債務GDP比率也相對比歐元區的水平要低。
德國的情況是,聯邦政府需要保障德國各地的生活水平不會相去甚遠,因此其可以以此為目標進行資金調配。當德國的某些地方政府無法負擔一些財政項目,聯邦政府可以施以援手。這與歐元區的實際情況截然不同。歐洲央行的確存在,但它與一個區域中央銀行還相去甚遠。因此,歐元區建立財政聯盟或者區域債券體系的時機還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