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盡管全球宏觀經濟的復蘇仍然向好,但節后的中國市場令人失望,特別是中國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極大地打擊了市場的人氣,滬銅在短短六個交易日內便回吐了去年年底以來的大部分漲幅。后市來看,經濟好轉、需求遇冷的局面恐將持續,銅價將延續調整格局。 宏觀經濟回暖,貨幣政策前景遇冷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以中美兩國為首的主要經濟體開始了復蘇的步伐,這也是滬銅能在中國春節前回升至60000元/噸關口上方的主要因素。 “中國因素”一直是決定銅價的關鍵要素,而當前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已經基本確定。盡管匯豐中國最新公布的2月份PMI預覽值下降至4個月的低點50.4,但連續4個月保持在50榮枯分水嶺以上,中國經濟持續溫和復蘇的趨勢未變。 美國經濟一直是全球經濟的“風向標”,而美國經濟的復蘇走在了發達國家的前列,這使得美聯儲內部在1月份的貨幣政策會議上產生分歧,部分官員認為可能需要在該國就業市場明顯改善前縮減或停止量化寬松政策,還有部分委員認為應該將失業率6.5%的門檻提高。美聯儲加強了前一次會議紀要中對考慮于2013年年底撤出QE的措辭,令市場對于美聯儲QE政策的前景愈發擔憂。 此外,歐債危機目前也得到了緩解,歐元區解體的風險不斷下降。整體而言,宏觀環境持續的改善已較為明確,但銅價卻未能延續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以來的反彈趨勢,新年伊始不斷向下調整。這一方面是美聯儲貨幣政策前景的改變使得銅金融屬性降溫;另一方面是房地產調控政策將加重中國需求不振以及庫存高企的基本面困境。 疲弱的基本面 近期,銅庫存的持續攀升已成為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首先是交易所庫存的不斷攀升,春節期間以及節后倫敦銅庫存不斷走高,目前已超過42.4萬噸,創1年多以來的新高。上期所銅庫存節后首周又增加了11010噸至207709噸,且上海保稅港銅庫存已達到100萬噸。 在高庫存的情況下,下游行業的需求卻遲遲不見起色。據SMM調查,銅下游各行業節后復工后,由于訂單并未明顯增加,下游備貨熱情依然不高。節后一周,上海現貨銅貼水平均仍然保持在150元/噸以上,最低時甚至低過300元/噸,現貨市場的疲軟可見一斑。 從整體供需格局上看,世界金屬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基本金屬在2012年出現整體過剩局面,而2013年過剩形勢仍難以緩解。法國巴黎銀行認為,2013年銅市供應過剩預計將達到10萬噸,而2014年銅市供應將過剩45萬噸,且2015年過剩量可能更大。國際銅業研究小組預計過剩45.8萬噸,高盛預計銅過剩40萬噸,花旗銀行預計銅過剩量為13.4萬噸。由此可見,銅的供求格局正由緊缺轉向過剩。 在宏觀環境好轉給予銅價的支撐效應逐漸趨弱后,此前長期存在的實體需求不足以及顯隱庫存高企的矛盾逐漸露出水面。供求結構的轉換使得中長期內銅價都將面臨調整的壓力。從形態上看,滬銅中期調整格局已經形成,下方支撐位下移至56000元/噸關口,建議投資者采取逢高沽空的操作思路。 |
相關文章:
|
上一篇:Hussey銅業公司2月25日銅價報
下一篇:2月26日上海生鐵價格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本站所發布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您生意操作中的唯一依據,據此信息操作所造成的風險由個人自己承擔
↑返回頂部 |
|